戴·赫·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1930)英国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矿工家庭,当过屠户会计、厂商雇员和小学教师,曾在国内外漂泊十多年,对现实抱批判否定态度。他写过诗,但主要写长篇小说,共有10部,最著名的为《虹》(1915)、《爱恋中的女人》(1921)和《查太莱夫人的情人》(1928)。
劳伦斯生于1885年。父亲是矿工,缺少教育;母亲出身上流社会,有良好的修养。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使他们经常吵吵闹闹。但这种差异使劳伦斯从父亲那里得到了丰富的社会经验,从母亲那里至高无上的关怀。也许是母亲过分溺爱,劳伦斯有严重的恋母情结。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我们相互爱着,几乎像丈夫跟妻子那样的爱,同时又是母亲与儿子的爱。我们俩就像一个人,彼此那样敏感,我们之间不要语言。这挺可怕,弄得我有些方面不正常。”
劳伦斯是最富想象力的作家,他如不过早地逝世,肯定会有更惊世的作品问世,也许更会被列为禁书。
本书是劳伦斯自创一格的一部小说。它通过自耕农布兰温的三代家史,描写自19世纪中叶大工业蚕食小农民经济而使古老秩序解体的过程中农民内心的矛盾,着重描写了第三代的厄秀拉·布兰温的成长。她是小学教师,目睹学校商业化,她堂叔那样的人甘当工业资本的奴才,而她所爱的军官甘为帝国的扩张卖命,这使她成为现实的反叛者,向往着光明的未来。这本书强烈抨击了当时的教育制度、建立在金钱之上“民主”、工人恶劣的生活环境,特别是英帝国对外发动的战争,因而被当局禁达11年之久。
三代人的故事,三段他与她的故事,作者用一个异乡女人的到来做了一个开头,并非旨在勾勒异域的相貌对于引起人的欲望所特有的心理差别。贯穿于本书的是“新”、“旅行者”与“黑暗”,伊始就是一条新建于英国乡村的新铁路,一个波兰女人的到来打破了一切的沉浸,似乎将这与世隔...
评分第一次读劳伦斯的作品,和此之前的印象很不相同。那部知名度最高的作品《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几乎就是情欲表达的代名词。然而真正读了他的文字,才知道是误解,很高兴发现又一个能合得来的人。一直有个如同窥视癖的阅读习惯,总会下意识从文字背后窥探写作者的心灵。文学的魅...
评分其实我一直对劳伦斯有偏见。英国人可以有的优点他都有:骨子里对现代文明的抗拒,自然主义倾向,优美的文字,流畅的叙述节奏,对内心出于本能的孜孜不倦的绘述,对性与潜意识似乎不无自觉的把握。 以及所有英国人可以有的缺点:结构散乱,端架子做姿态,抒情起来忘乎...
么么
评分没看明白
评分厄秀拉的经历复杂且饱受苦痛,结局仍留有一颗希望新生的心灵,我找不到佐证却对此深信不疑……
评分大工业吞食小农经济
评分每当欧洲作者开始撕扯宗教的时候,我都很生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