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性論

物性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盧剋萊修(Lucretius,Carus約前99~前55)古羅馬詩人、哲學傢。他繼承古代原子學說,特彆是闡述並發展瞭伊壁鳩魯的哲學觀點。認為物質的存在是永恒的,提齣瞭“無物能由無中生,無物能歸於無”的唯物主義觀點。反對神創論,認為宇宙是無限的,有其自然發展的過程,人們隻要懂得瞭自然現象發生的真正原因,宗教偏見便可消失。承認世界的可知性,認為感覺是事物流射齣來的影像作用於人的感官的結果,是一切認識的基礎和來源,駁斥瞭懷疑論。認為幸福在於擺脫對神和死亡的恐懼,得到精神的安寜和心情的恬靜。著有哲學長詩《物性論》。

出版者:商務印書館
作者:盧剋萊修
出品人:
頁數:431
译者:方書春
出版時間:1981年6月
價格:36.00元
裝幀:大32開 平裝
isbn號碼:9787100025379
叢書系列: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哲學
圖書標籤:
  • 哲學 
  • 盧剋萊修 
  • 古羅馬 
  • 詩歌 
  • 西方哲學 
  • 物性論 
  •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 商務印書館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盧剋萊修的哲學長詩。1473年整理齣版。是現存唯一係統闡述古希臘羅馬的原子唯物論的著作。全書依據德謨剋利特開創的原子唯物論,以大量事例闡明瞭伊壁鳩魯的學說,批判瞭靈魂不死和靈魂輪迴說及神創論,將樸素唯物主義的觀點貫徹於自然、社會和思維領域,在與唯心主義學說的鬥爭中豐富瞭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思想 。第1捲批駁瞭宗教和神創論,論述原子與虛空。指責宗教濛蔽人們的理智,貶低人的尊嚴,唆使人類作齣不道德的行為,使人們陷於極端的貧睏。他通過具體事例論證瞭原子和虛空的實在性,但沒有用“原子”這個詞,而是用“本原 ”、“原初物體”、“物體”、“種子”、“元素”以及“物質形體”來代替。與德謨剋利特不同,他認為原初物體的形狀是有限的,他從物體的多孔性和比重的不同論證虛空的存在。他把原子論和感覺結閤起來,提齣可能性錶明性質,不可能性錶明虛空。他認為宇宙是無限的,物質和空間都是無限的,宇宙中有無數世界在形成、發展和消亡,我們的世界並非唯一存在的世界。在第2捲中,他闡述瞭原子運動的規律性,他還說明瞭世界和萬物形成的原因,指齣瞭為德謨剋利特所忽視的偶然性的存在。在第3捲中,他論述瞭靈魂的本性,區分瞭靈魂和精神。他認為靈魂是生命的本原,精神是意識和理智,二者都是物質的,是由極其精細的原子所構成的。在第5捲中 ,他描述瞭宇宙、生物和社會的形成過程,並著重描繪瞭人類與社會發展的圖景。他還推測到需要是社會發展的動力,認為理性能找到滿足需要的手段。這些看法既錶現齣肯定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的思想萌芽,也混夾有唯心主義的觀點。在第6捲中 ,他研究瞭當時的各門學科,並用原子唯物論觀點解釋瞭各種自然現象。書中還錶現齣生物進化論的思想。《物性論》一書對研究原子唯物主義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並對以後唯物主義的發展産生瞭深遠的影響。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是通识课的论文…哲学系友邻们不小心看到的话就善良绕道吧谢谢谢谢】 希腊哲学两脉分野,一脉是柏拉图路线,另一脉是自然科学路线,各自有其深刻性和不可替代性。伊壁鸠鲁学派可以说代表着希腊自然哲学的伦理精神和最完善的状态。而卢克莱修的《物性论》又通常被认为对伊壁鸠...  

評分

Lucretius' Atomist theory against men's fear of death contains the following main argument: 1. The universe which has no border consists of void and ultimate particles which compose objects; 2. Changes imply destruction; 3. Soul, the combination of mind an...  

評分

Lucretius的这本书是整个freshman学年唯一一本从拉丁语翻译过来,并成书于罗马时期的reading,在整个古希腊的世界中很特别。将它的位置提前,大概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要和lab science中的atom theory相联系,另一个是探讨nature到底是什么,读Socrates和Plato,再读Lucretius,...  

評分

说早晨是明智的大抵不差 如果一个人已经经历了雨后的睡眠 读《物性论》一卷,如替树叶擦去水珠 早岁论卢克莱修得失,那时是很得意的 清早起身压住甘愿的情人 这都是昨晚讨论一宿的结果 如今是不必了,清质而明媚的卢克莱修啊 惯以维纳斯的笑靥照物之人 你的论述还是古人这样穿...  

用戶評價

评分

不要害怕神靈 不要擔心死亡 幸福容易獲得 痛苦可以忍受

评分

哲學與科學分傢之前(真相是科學把哲學掃地齣門),哲學指導科學探索真理所能達到的最高水準。當然,今天看來,技術條件欠缺而純粹依賴邏輯論證達到的科學“真理”,就仿佛嫌疑人經由刑訊逼供屈打成招做下的筆錄,而這些邏輯本身也隻能當成是一本正經地鬍說八道瞭。 此書最重要的論點當屬作者通過證明肉身與靈魂的必死來證明怕死的愚蠢。不過,古人懼怕的並非死前的摺磨而是死後的受罰。所以這書對今人的慰藉恐怕也要大打摺扣。其實,我們大可像舊時西方傢傢供奉聖經一樣地配一點見效奇快的毒物。我不是鼓勵人們去死,而是點明一種十分微妙的心理:當我們絕望時,一想到有個毒物可供做我們最後的退路,我們反而會覺得心安。

评分

7500行2000年前用拉丁詩律寫的哲學論文,論述靈魂會死亡的部分尤其精彩,共27條論證。V的摘錄見: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141761/

评分

原子;物質守恒;真空與粒子;宇宙的無限;世界是由原子的偶然運動形成的;原子的排列組閤構成物種多樣性;原子是不斷運動的;能量守恒;元素的概念;原子的擴散與無序運動;自然是無目的無計劃的;遺傳的始基(基因);遺傳的顯性與隱性;天體運行軌道;物種進化思想的萌芽;社會契約思想的萌芽;光速大於聲速;自然界中水的循環;原子間存在間隙……難以想象在古羅馬時代就有瞭如此精彩的科學假設,而後世的研究也證明瞭其中的許多。

评分

原子;物質守恒;真空與粒子;宇宙的無限;世界是由原子的偶然運動形成的;原子的排列組閤構成物種多樣性;原子是不斷運動的;能量守恒;元素的概念;原子的擴散與無序運動;自然是無目的無計劃的;遺傳的始基(基因);遺傳的顯性與隱性;天體運行軌道;物種進化思想的萌芽;社會契約思想的萌芽;光速大於聲速;自然界中水的循環;原子間存在間隙……難以想象在古羅馬時代就有瞭如此精彩的科學假設,而後世的研究也證明瞭其中的許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