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3年COM首次发布以来,COM本身经历了重大的变化,但是它的基本思想和结构一直保持相对稳定,这也正说明了COM思想的魅力所在。尽管如此,由于COM的神秘本质,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很容易地理解COM的思想,理解COM的魅力。
《COM本质论》不是一本供新手学习的书,也不是一本教授如何开发COM组件的书,而是一本帮助读者在一定的基础上继续提高对COM的理解的书,许多内容需要一定的经验基础才能看得明白。
COM是跨语言的组件对象模型,但是它与C++和OO(面向对象)思想的渊源可谓深矣。这本书中解释了这些内容,但前提是读者必须具备扎实的C++基础知识,特别要理解C++类的二进制结构以及类型转换机制。反过来,阅读这本书也可以加强在C++和OO思想方面的理解。此外,书中还涉及到许多COM高级特性,例如线程模型(或者套间模型)、名字对象、连接点等,因此,要想从这本书里获得最大受益,也需要有COM的知识作基础。
全书由国内COM方面最负盛名的专家潘爱民翻译。
学生时代的全部精力都用在这Windows编程上, COM这东西更是费了大劲。 介绍COM的书大部分都看了,感觉这本书最好,COM的来龙去脉介绍的非常清楚, 虽说现在COM技术可能很少用到了,但是阅读这本书对很多问题的理解都会变的更深刻,尤其是微软的DLL技术。
评分这是一本很好的对COM构建原理进行深入讲解的书,在读完两章后,我觉得有必要放弃,转向去读另一本COM技术内幕,个人觉得这本书适合对com有一定了解和编程基础的程序员,所以对于初涉com的程序员建议先看看com技术内幕。
评分本质上就是一个IPC+RPC+中间件。现在如果要学习微软的东西,直接学.Net就行了,这本书就别看了!虽然书很好,但是不适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了!
评分以前从没做过windows开发,上来就读这个,的确很累,呵呵。但看过一些之后能明白好多windows应用程序源代码中的细节,很爽!
评分学生时代的全部精力都用在这Windows编程上, COM这东西更是费了大劲。 介绍COM的书大部分都看了,感觉这本书最好,COM的来龙去脉介绍的非常清楚, 虽说现在COM技术可能很少用到了,但是阅读这本书对很多问题的理解都会变的更深刻,尤其是微软的DLL技术。
还在看,难度,共鸣,看得我头皮发麻
评分09.9 第二遍看,边看边做笔记边动手做,发现真是好看,作者用足了力气,把COM发展过程都讲出来了
评分当年很硬的一本书
评分浅尝辄止,暂时只供吹牛用。
评分看了第一章,很精彩,一步步推导出COM是什么及为什么需要COM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