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莫娜•科瓦尔(1954-),澳大利亚播音员、记者、主持人和作家。她多次参加澳大利亚和世界范围的文学节,以对世界级小说家的深度访谈而著称。2006年她主持了澳大利亚一档名为“读书秀”的广播节目,这是世界上唯一一档奉献给书籍、写作和出版的日间广播节目。
本书采访的二十八位小说家在当代世界文坛上举世瞩目且备受尊重。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晚年才接受采访,如约瑟夫•海勒、朱迪斯•莱特、索尔•贝娄、诺曼•梅勒、约翰•莫蒂默、哈罗德•品特——这类访谈苦乐参半,带着强烈的行将终结感。他们中的另一些人则恰逢壮年,正活跃于主流文学圈,如伊恩•麦克尤恩和珍妮特•温特森——这类访谈充满兴奋和新鲜感,带着一颗依旧探索的心保持对当下的关注。
这些访谈充满了乐趣、洞察力和独一无二的思想,将引领我们走进他们的灵魂深处,拣拾意外的珍宝。
————————————————
清点28位举世瞩目的文坛巨擘
探寻28个走出孤独斗室的灵魂
约瑟夫•海勒 朱迪斯‧莱特 索尔•贝娄 诺曼•梅勒
哈罗德•品特 伊恩•麦克尤恩 珍妮特•温特森 奥兹……
《泰晤士报》《出版人周刊》热力推荐
跟“世界级小说家”谈谈琐事 约瑟夫·海勒、朱迪斯·莱特、索尔·贝娄……光听听这些名字,就足以让人有如雷贯耳之感,而把这些当代世界文坛上举世瞩目且备受尊重的小说家逐一访谈一遍,恐怕也只有拉莫娜·科瓦尔才能做得到。 对于作家访谈,拉莫娜·科瓦尔有着比一...
评分文学访谈录这种体裁,如果写的好,也是有阅读价值的。身在其中的采访者是怎样的心态?有的是法拉奇那种“我的采访永远不是冷冰冰的,因为我已经爱上了坐在我面前的这个人,采访是一个爱情故事,是一场战斗,是一次交媾”,而有的采访者,比如本书作者,则认为访谈是舞台作品,...
评分文学访谈录这种体裁,如果写的好,也是有阅读价值的。身在其中的采访者是怎样的心态?有的是法拉奇那种“我的采访永远不是冷冰冰的,因为我已经爱上了坐在我面前的这个人,采访是一个爱情故事,是一场战斗,是一次交媾”,而有的采访者,比如本书作者,则认为访谈是舞台作品,...
评分文学访谈录这种体裁,如果写的好,也是有阅读价值的。身在其中的采访者是怎样的心态?有的是法拉奇那种“我的采访永远不是冷冰冰的,因为我已经爱上了坐在我面前的这个人,采访是一个爱情故事,是一场战斗,是一次交媾”,而有的采访者,比如本书作者,则认为访谈是舞台作品,...
评分当看到本书书名的时候,就觉得来劲! 当看完之后,有点失望,是的,没有深度访谈,只是一些表面和即兴(大部分如是)。 当然,其中也不乏有趣的地方和观点,值得让人深思。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喜欢《巴黎评论》,作为一种生活的文学,带出其他生活的、政治的、私密的等观点。 这...
1,略萨说得挺对的,之所以有独裁者的出现,是因为人们有意无意放弃了自己本应坚持的权利;2,不少作家都不认识,读起来他们的访谈,就好像在听邻居唠嗑。
评分节选了几位大师的访谈读了一下,感觉灵魂都变得丰硕了起来。大师这个词真不是一般人能驾驭得了的。要多么深厚的积累,与从地底下袭来的孤独做抗争,一年过去仿佛是一个世纪。
评分非常棒的深度访谈录,略萨、梅勒、马洛夫、麦克尤恩、奥兹、维达尔、马尔科姆·布拉德伯里、艾米斯、班维尔、温特森的访谈很值得mark,有了一次更深了解作品背后作家的机会,了解作家他们在思考、关心和谈论什么,读到他们对自己作品的读解。尤其要提的是维达尔,他真是倾覆了我的美国历史史观,尤其对罗斯福的看法(待查证···),读他的访谈太震撼了。读完一些作家的作品,值得再回来翻看他们的访谈。好多笔记要写下来,待写~~~
评分Q & A 而已
评分约瑟夫海勒、麦克尤恩、阿莫司奥兹、约翰班维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