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華,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在刑事訴訟法、證據法、司法製度和法律程序等方麵具有廣泛的學術影響。曾被中國法學會評選為“第四屆全國傑齣青年法學傢”,被教育部遴選為“長江學者奬勵計劃特聘教授”。
在正式的學術研究之餘,緻力於法律理念的普及和啓濛工作。在堅持“讀萬捲書”、“行萬裏路”的前提下,更追求“做萬場講座”,努力嚮法科學生、法官、檢察官、律師以及普通公眾傳播法律人的思維方式。
陳瑞華,1967年生於山東聊城。1985年9月,考入中國政法大學法律係,先後於1989年7月、1992年7月和1995年9月,在該校獲得法學學士、法學碩士和法學博士學位。1995年7月,進入北京大學法律學係博士後流動站工作。1997後7月工作期滿齣站,並留校任教。從1997年8月起至今,任北京大學 法學院副教授。主要學術領域:刑事訴訟法學、程序理論、證據法學、司法製度。主要學術著作:《刑事審判原理
大概地记一下每章节所讲的内容。自用 1. 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综述性质。解书题——过程公平+程序正义。后续主要围绕“程序正义”一词展开。 永远把人类,无论你亲自所为还是代表他人,当作目的,而绝不仅仅当作手段来对待——康德 2.听取另一方的陈...
評分法律制度的发展经常让人感慨万端。法国比较法学家勒内·达维说过:“法律教育之所以成为可能,只是因为法是由变动不居的条文以外的其他东西所构成……立法者大笔一挥,法律条文就可变更。但此外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能随意变更的其他要素,因为它们是同我们的文明和思想方式密切联...
評分 評分 評分大概地记一下每章节所讲的内容。自用 1. 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综述性质。解书题——过程公平+程序正义。后续主要围绕“程序正义”一词展开。 永远把人类,无论你亲自所为还是代表他人,当作目的,而绝不仅仅当作手段来对待——康德 2.听取另一方的陈...
北大齣過增訂本
评分用小案例引齣刑事訴訟原理分析。
评分適閤法律初學者通嚮深度學術的道路,但不是外行人的普法讀物。
评分3.5星。PDF
评分法學前期啓濛教育的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