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星,北京人。曾为解放军侦察兵,后为建筑设计描图员。毕业于中山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在美国法学院做过访问学者。现为中山大学法学教授,中山大学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出版法学著作多部,发表论文若干,并在《南方周末》、《法制日报》、《文汇报》等报刊辟有法学随笔专栏。
《西窗法雨》以亲切家常、平和幽默的手法漫谈西方法律文化,对似乎是信手拈来的法律现象材料进行点拨评说,说的是西方法律文化现象,却时时启蒙着中国人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不着痕迹地调动着读者的思维,去思考中国的问题。
作为政法大学的一名学生,很早以前就听说过这本书,一直想读,但在学校的图书馆,由于它过于热门,总是借不到。终于这次回家,在市图书馆如愿以偿地拿到了这本书。 我原本以为,这本书会像刘瑜的《送你一颗子弹》带给我同样的冲击,但是结果有些令人失望,相当缺少阅读快感,...
评分最早知道刘星,去年备课时,翻了翻他的两本《初步》,问过了朋友,说可以看看,有启发。在资料室借来了这本《西窗法雨》,文章短小,适合闲读。翻了一半,说句实在话,收获不大。也许由于一读即懂,所以也就读过即忘。所以也就想到了形式的问题。 但形式是个什么样的问题,...
评分最早知道刘星,去年备课时,翻了翻他的两本《初步》,问过了朋友,说可以看看,有启发。在资料室借来了这本《西窗法雨》,文章短小,适合闲读。翻了一半,说句实在话,收获不大。也许由于一读即懂,所以也就读过即忘。所以也就想到了形式的问题。 但形式是个什么样的问题,...
评分对这本书的了解始于民诉法老师的推荐,数本书里只这一本留下了印象,故适时将此书购下。 由于本书的内容始于在报刊上连载的短文,故每篇文章体量都很小,并且整体阅读下来,每一小短文之间的逻辑感不强。这是在所难免的,毕竟作者在一开始写作之时估计并未预料到他的这些小文章...
评分和政治沾点边的东西,在报刊上连载就必然只能隔靴搔痒。 基本是在列举案例,加上一两句评论,却没有对法理精神的介绍和法制探讨,更是远远避开时政。 我理解作者,期待自由的那一天。
其实我忘了是什么时候读的了= =2011年以前吧。
评分说实话收获不太大,算是一本非本专业的法律爱好者的入门读物吧
评分十多年前的文章。作为法学启蒙小读本给非专业的人看看还行。说是比较西方与中国法律文化的不同,但作者对西方可是喜欢得紧哩~嘻嘻~
评分入门读物,比较好读,一看就懂,再问就忘。“某些曾经显赫一时的法律理论,不过是当时社会的历史条件历史背景的需要反映,是人们在抽象理论层面上对法律实践的一个需要表达,并非是法律真理的一个揭示”。
评分在学习了相关知识后,书中的很多东西反而显得比较片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