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与自由意志》内容简介:亨利·路易·柏格森于1859年10月18日生于巴黎。1878年他进师范学校,1881年得哲学学士学位,1889年得文学博士学位。他在法国各省立中学和巴黎各公立中学主持各种讲座之后,于1897年担任高等师范学院的主任讲师;自1900年起一直在法兰西大学当教授。1901年他当选为伦理政治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因而荣任法国科学院的院士。
一、读后总结 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想找一本哲学书来受虐。最近关心自由、自由意志的问题,故看了柏格森的《时间与自由意志》。自由!自由!这难道不是比“永远幸福”“天天快乐”更令人陶醉振奋向往?自由和自由意志这两个概念听上去好像一样,都给人一种莫大的幻觉和快...
评分 评分 评分哲学对人的影响之所以困难(口号才容易影响人),不仅在于哲学问题的困难和试图解决它的哲学理论的复杂,还在于哲学必须被语言表达,语言由于其外在性(空间性、数量性,清晰辨别)使得意识和对意识的思考(对象即具有绵延性、性质性,互相渗透)难于被表达,因而难于被他人所...
评分绵延与建筑的“不动性” 如果说建筑不能反映建筑师的人格,那么可以认为建筑师没有了柏格森所说的基本的自我(柏格森的自我与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定义完全不同) 到底什么是柏格森的绵延?《时间与自由意志》中的文本细读,基本可以读出来了,几乎平行于胡塞尔关于现象学的最...
梁漱溟吸收柏格森等,王国维吸收叔本华,这真是很有意思的事儿!!!
评分若说一个对象在心里占了很大地方的,甚至说充满里整个心灵,我们的意思是:一来,这对象的影像改变了许多知觉或记忆的色调;二来,对象渗透里知觉于记忆,虽然对象自身没有呈现出来。
评分若说一个对象在心里占了很大地方的,甚至说充满里整个心灵,我们的意思是:一来,这对象的影像改变了许多知觉或记忆的色调;二来,对象渗透里知觉于记忆,虽然对象自身没有呈现出来。
评分十九世纪哲学家从人文角度来解释心理学和生物学,有点勉为其难了。其中观点已经是很落后了。
评分一个星期。柏格森的许多话说到我心底了,不管是写作还是思考,经常有此感。归根结底应该也是种表现主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