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與自由意誌》內容簡介:亨利·路易·柏格森於1859年10月18日生於巴黎。1878年他進師範學校,1881年得哲學學士學位,1889年得文學博士學位。他在法國各省立中學和巴黎各公立中學主持各種講座之後,於1897年擔任高等師範學院的主任講師;自1900年起一直在法蘭西大學當教授。1901年他當選為倫理政治科學研究院的研究員,因而榮任法國科學院的院士。
时间不仅是从虚幻中来,还从现实中来,这就是理论时间和现实时间。理论搭建一个虚幻的世界,这样就使得理论变成了一个现实,这就是理论的具体化,于是理论成为了现实的一部分。因此理论成真了。现实时间是理论时间的翻录,不仅是可以整合的,还是一种时间的延续,因此我们将之...
評分柏格森是我非常喜欢的哲学家,他的著作不仅文字优美,而且很有思 想,他所有的著作都是值得收藏的好书,尤其是让他夺得诺贝尔文学奖 的《创造进化论》一书,文字相当优美,思想也非常有独创性。
評分时间不仅是从虚幻中来,还从现实中来,这就是理论时间和现实时间。理论搭建一个虚幻的世界,这样就使得理论变成了一个现实,这就是理论的具体化,于是理论成为了现实的一部分。因此理论成真了。现实时间是理论时间的翻录,不仅是可以整合的,还是一种时间的延续,因此我们将之...
評分绵延与建筑的“不动性” 如果说建筑不能反映建筑师的人格,那么可以认为建筑师没有了柏格森所说的基本的自我(柏格森的自我与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定义完全不同) 到底什么是柏格森的绵延?《时间与自由意志》中的文本细读,基本可以读出来了,几乎平行于胡塞尔关于现象学的最...
評分哲学对人的影响之所以困难(口号才容易影响人),不仅在于哲学问题的困难和试图解决它的哲学理论的复杂,还在于哲学必须被语言表达,语言由于其外在性(空间性、数量性,清晰辨别)使得意识和对意识的思考(对象即具有绵延性、性质性,互相渗透)难于被表达,因而难于被他人所...
認為過時的人大概是被批判的不夠的。柏格森等於從理性齣發,告訴我們,用一切理性的方法,結果藉助數學,沒有發現任何進步;繼續藉助理性,竟然-最終-隻好,變為曾經西方人最鄙視的東方哲學。總結:理性認為必須非此即彼,那些不非此即彼的就是邪說!但,當理性走齣一步,再走齣一步,直到走瞭很多步的時候發現停不下來瞭,深知第一步就不對,可是仍然越來越混亂。理性批評的目標越來越明晰,理性自己則越來越混亂。2000多年來理性的唯一進步是,能看見ヘ容忍自己的錯誤瞭,否則畢達哥拉斯仍會成立科學邪教。
评分科學既從外物界去掉綿延,則哲學必得從內心界去掉空間。
评分我的確已經過瞭認為不看懂這書就讀不懂追憶似水年華的年齡瞭。。。
评分黑暗托馬裏,布朗肖寫道:“當伯格森的一個哈欠使上帝的存在從他嘴裏消失,這一刻,哲學顯得前所未有地脆弱、珍貴和激動人心。”為瞭抵抗意識的不斷分散,必須付齣艱辛和時間。要想使優美、清晰和時間避免精神事物的流動性,將經過的事物轉化為存在的事物,從來不是輕而易舉的。因為無論是最美的還是其他,全都是影子。伯格森自己說,人的知覺、感覺、情緒、觀念呈現為兩個方麵:一方麵是清楚準確的,但不屬於任何私人;另一方麵是混雜紊亂、變動不停、不可言狀的,隻有語言能取消它的可動性,從而捉住它。於是,人藉助時間前進,用語言將處於時間川流中的脆弱意識從渾然一體的世界中抽離齣來,以為這會是意識的結晶,卻不知道這些狀態被譯成言語也隻不過是思索的意識在空間上的投影,自由在時空之外,是純粹自我。我們不過是自我在時空中的陰影。
评分關於情感強度的分析涉及到瞭許多物理學和生物學甚至是幾何學理論。一些觀點如試圖通過客觀原因或原子運動區分強度、審美情感強弱的各階段、情感性感覺和錶現性感覺、意識狀態的多樣性和組織可參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