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尤瑟纳尔(Marguerite Yourcenar, 1903-1987),法国现代女作家、学者,法兰西学院成立三百多年来第一位女院士。16岁时即以长诗《幻想园》崭露头角。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她游历了欧美多国,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剧本、长篇小说、散文和论文。主要作品有回忆录《虔诚的回忆》、《北方档案》;小说《哈德良回忆录》、《苦炼》、《一弹解千愁》、《安娜姐姐》;诗歌《火》;文论《时间,这永恒的雕刻家》等。曾以《哈德良回忆录》和《苦炼》两获费米娜奖。
在整个小说里,火是泽农化身,泽农与火之间是一种内在的、天然的、持久的联系。在众多火的意象中,智慧之火、知识之火很早就唤起了他的强烈的求知欲以及永不满足的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好奇心。普罗米修斯神话的第二个陷喻形象即具有锤炼和再造功能的冶炼之火。对于炼丹师泽农而言,火是主宰物质的手段和形式,也是统治世界的工具;同时,火改造物质的功能加速了物质的变革和自然界的时间节奏。冶炼之火赋予人以破坏时间规律的神圣权力。这种超越人类条件并拥有神圣力量的愿望和梦想与泽农在所有领域的反叛精神是相辅相成的。但哈德良没有这种反叛精神,他与时代的关系是和谐的,拥有很大的精神自由,因为他就是时代的主人。
这部作品以16世纪动荡不安的欧洲社会为背景,但透过岁月的多棱镜,却折射出了人类命运始终面临的一些根本问题。
一本让我心怀开阔的书。本来以为看过那么多欧洲小说后,不会再有谁让我为之心醉神迷。这本小说却让我充满敬意。或者是圈子又兜回到了那个圆。《欧洲思想史》看完后第一本我觉得算是对得起欧洲的小说。初识尤瑟纳尔。因《苦炼》和《哈德良回忆录》可以重新认识欧洲、世界、历史...
评分原文:Une grosse ferme isolée brûlait, incendiée par un de ces anabaptistes qui maintenant pullulaient, et mélangeait la haine des riches et des puissants à une forme particulière de l'amour de Dieu. Zénon commisérait dédaigneusement ces visionna...
评分 评分看完最后一页正是黄昏。 泽农之死难免让人想起苏格拉底之死来。但和后者的诗意、慷慨及理想性比起来,前者显得有些迫不得已、面目模糊。 于是我下意识忽略了这个或许是作者精心安排的结局,继续沉浸在之前描述的泽农那种充沛的热情和行动力所引发的激昂情绪中——他行动起来就...
评分面对你我身上都具有的愚蠢、贪欲、粗暴乃至卑劣,既能敏锐而毫不留情地指出,又能宽容地谅解这些对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总是漫不经心的人们,容忍他们身上的种种缺陷,痛惜他们遭受的种种不幸,即使在最残酷黯淡的时刻也决不放弃改善我们自身和周围生活的希望和勇气,并耐心等待人...
词不达意的翻译也无法掩盖尤瑟纳尔的文笔。泽农是个殉道者,在蛮荒时代格格不入的自由人
评分剖析遥远时代一个孤独的科学家内心
评分这个版本同时读,不如三联版远矣。
评分12年4月初读,17年1月24日夜,重读毕。在时隔五年的两次阅读体验中,《苦炼》始终是无法喜欢的作品。我能捕捉到的,虽然都是一度青睐的主题——怀疑论、充满汪洋恣肆感的火的象征、自己在前方等待自己的独立感,以及那种对性、婚姻乃至繁殖的蔑视。但是,尤瑟纳尔的笔触还是牵缠,宏论固然浩瀚慷慨,却似乎总与泽农脱节和分裂,仿佛一片星空漂浮在一个单薄的人物形象身上,不能“天人合一”。这种脱节感直到最后“探监”和“末日”才达成和解,泽农也因此合理地变成了一个“不朽”的人。但无论如何,我喜欢尤瑟纳尔那种近乎冷漠的判断,对于人生的出路、人性的懦弱。实情也许就是:“我们对于人生的路和目的地,知道的也许还没有关于鸟类的迁徙多呢。”
评分在失眠的深夜读完最后剩下的部分,仿佛跟着泽农走到了生命尽头,陷进幽深又充满慰藉的黑暗里。泽农是那个被写的人,但你能感到那个执笔者也是他。他是所有那些超越了时代的特立独行者的化身,想到了好多人,甚至还想起了李贽…… 但这故事并不好读,因为戏剧化娱乐性的部分几乎不存在,甚至同「哈德里安回忆录」相比,叙述都可以说是冷漠的。但泽农也是只会以这样的语气说话的吧,从这个角度上看,尤瑟纳尔是又一次借他人的躯壳,为自己可能经历的人生写了一本回忆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