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尤瑟纳尔(Marguerite Yourcenar, 1903-1987),法国现代女作家、学者,法兰西学院成立三百多年来第一位女院士。16岁时即以长诗《幻想园》崭露头角。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她游历了欧美多国,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剧本、长篇小说、散文和论文。主要作品有回忆录《虔诚的回忆》、《北方档案》;小说《哈德良回忆录》、《苦炼》、《一弹解千愁》、《安娜姐姐》;诗歌《火》;文论《时间,这永恒的雕刻家》等。曾以《哈德良回忆录》和《苦炼》两获费米娜奖。
在整个小说里,火是泽农化身,泽农与火之间是一种内在的、天然的、持久的联系。在众多火的意象中,智慧之火、知识之火很早就唤起了他的强烈的求知欲以及永不满足的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好奇心。普罗米修斯神话的第二个陷喻形象即具有锤炼和再造功能的冶炼之火。对于炼丹师泽农而言,火是主宰物质的手段和形式,也是统治世界的工具;同时,火改造物质的功能加速了物质的变革和自然界的时间节奏。冶炼之火赋予人以破坏时间规律的神圣权力。这种超越人类条件并拥有神圣力量的愿望和梦想与泽农在所有领域的反叛精神是相辅相成的。但哈德良没有这种反叛精神,他与时代的关系是和谐的,拥有很大的精神自由,因为他就是时代的主人。
这部作品以16世纪动荡不安的欧洲社会为背景,但透过岁月的多棱镜,却折射出了人类命运始终面临的一些根本问题。
在失眠的深夜读完最后剩下的部分,仿佛跟着泽农走到了生命尽头,陷进幽深又充满慰藉的黑暗里。泽农是那个被写的人,但你能感到那个执笔者也是他。他是所有那些超越了时代的特立独行者的化身,想到了好多人,甚至还想起了李贽…… 但这故事并不好读,因为戏剧化娱乐性的部分几乎...
评分院长和泽农的交往是全书中我很喜欢的一个部分,两个本来是距离最远的人,却在隐瞒和保留中达成了最深的理解。院长在弥留之际以无限关切之意,喊出泽农的名字。他对泽农内心世界的理解深度,早已超越了后者的想象。以无情之笔调写有情之慈悲,尤瑟纳尔手上的功夫很深。 关于院长...
评分此书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泽农的命运?中世纪的一段历史或者一个人的遭遇?或者是通过泽农的故事阐述其哲学思想?也许以上皆是。 我个人感觉这是一部流浪体小说,以泽农为主,带出宗教改革时期的欧洲的风土人情(如同小说版的《这些中世纪的人》)。而第一部份“漂泊生...
评分初看这本书就震撼了,这完全不是一个普通,甚至相对伟大的女作家能写出的书,而尤瑟纳尔,成了第一个我热切的想要成为她,却真实的无能为力的女人。 这本书的主人公泽农,让我在某种程度上想起了《玻璃球游戏》中的克乃西特。同是极度聪明的两人,穷其一生追寻着生命本质的真理...
评分在失眠的深夜读完最后剩下的部分,仿佛跟着泽农走到了生命尽头,陷进幽深又充满慰藉的黑暗里。泽农是那个被写的人,但你能感到那个执笔者也是他。他是所有那些超越了时代的特立独行者的化身,想到了好多人,甚至还想起了李贽…… 但这故事并不好读,因为戏剧化娱乐性的部分几乎...
博学者的YY文
评分追求真理的那个灵魂备受煎熬.
评分泽农是玛格丽特心中的烈火。
评分这个版本同时读,不如三联版远矣。
评分跟悉达多的主题有点类似,都是不断刷下限的别扭人参。。但泽农更纠结扭曲点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