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为《英国史》的作者,谨向读者介绍一下这《英国史》的特点:首先,我为了缩短篇幅和激发读者的兴趣,尽量在“简明”上费了些工夫。先写了一个40余万字的初稿,再加以删减,最后保留了眼下的篇幅。其次,在体截格式上,我受到宋人袁枢《通鉴纪事本末》的启发,试图运用“讲故事”的办法,注重讲请时代更替、政治沿革和重大事件的原委。同时,又借鉴国外一些简明史的写法,有意补定了一些多年来常被国内有关史作忽略的社会文化史方面的内容,以图增加历史的厚度、真实感和可读性。其中的数十幅插图和地图,则有利于读者获取一些直观印象。
再次,是尽量顾及《英国史》的学术性。既注意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又尽量就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读的时候感觉细节上很混乱,语言风格也不是很好,这些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后面看出了很多差错。如介绍都铎王朝中有一段“1543”年写成“1453年”;封号跟原名不分,混杂使用,等等。当我看到1570年伊丽莎白被开除教籍时,我就决定彻底不看这本书了。因为1570年的教皇是庇护五...
评分读的时候感觉细节上很混乱,语言风格也不是很好,这些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后面看出了很多差错。如介绍都铎王朝中有一段“1543”年写成“1453年”;封号跟原名不分,混杂使用,等等。当我看到1570年伊丽莎白被开除教籍时,我就决定彻底不看这本书了。因为1570年的教皇是庇护五...
评分读的时候感觉细节上很混乱,语言风格也不是很好,这些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后面看出了很多差错。如介绍都铎王朝中有一段“1543”年写成“1453年”;封号跟原名不分,混杂使用,等等。当我看到1570年伊丽莎白被开除教籍时,我就决定彻底不看这本书了。因为1570年的教皇是庇护五...
评分读的时候感觉细节上很混乱,语言风格也不是很好,这些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后面看出了很多差错。如介绍都铎王朝中有一段“1543”年写成“1453年”;封号跟原名不分,混杂使用,等等。当我看到1570年伊丽莎白被开除教籍时,我就决定彻底不看这本书了。因为1570年的教皇是庇护五...
评分读的时候感觉细节上很混乱,语言风格也不是很好,这些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后面看出了很多差错。如介绍都铎王朝中有一段“1543”年写成“1453年”;封号跟原名不分,混杂使用,等等。当我看到1570年伊丽莎白被开除教籍时,我就决定彻底不看这本书了。因为1570年的教皇是庇护五...
简明与翔实的完美结合
评分这是初中看过的关于英国史的入门读物,我所认知的关于英国史的大事件几乎都来自这本书。它本身只是本描述性读物,基本没有作者的个人观点,是本中规中矩的历史书。
评分好破的一本书啊。
评分太简要了
评分在同一系列里还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