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尋胡適歷程

重尋胡適歷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余英時,1930年生。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1974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歷任哈佛大學教授、香港新亞學院校長兼中文大學副校長、耶魯大學歷史講座教授。2001年6月自普林斯頓大學校聘講座教授榮退。在聯經出版之著作有《歷史與思想》(1976)、《紅樓夢的兩個世界》(1978)、《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1980)、《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1984)、《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1987)、《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1987)。其他重要著作尚有《方以智晚節考》(1972)、《論戴震與章學誠》(1976)、《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1995)、《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1998)等。近著《朱熹的歷史世界》(2003)對朱子思想提出了新解釋。

出版者:聯經出版公司
作者:余英時
出品人:
页数:304
译者:
出版时间:2004-05-01
价格:NT$ 28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570827088
丛书系列:院士丛书
图书标签:
  • 胡适 
  • 余英时 
  • 海外中国研究 
  • 历史 
  • 人物 
  • 传记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從1917年到1962年,胡適無論在文化史、思想史、學術史、或政治史上都一直居於中心的位置,他一生觸角所及比同時代任何人的範圍都更廣闊,他觀察世變的角度自然也與眾不同。在胡適個人生命史上的每一階段,一向都存在著一些或大或小的疑點,他的博士學位問題,他的西洋哲學素養,他對毛澤東的影響,他和蔣介石的關係……隨著《胡適日記全集》的出版,其中有些問題已能夠獲得比較明確的解答。

本書根據《胡適日記全集》的內在線索,探討胡適在各個階段與中國現代史進程的關聯,並就上述引起議論的疑點,擇其較有關係者予以澄清,讓胡適自己說話,盡量還胡適一個原來面貌。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这是我开始了解胡适来读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唐德刚的《胡适口述自传》。第一本书中,胡适从自己的角度讲述了他比较重视的事情和观点,让我大概了解了胡适各个时期都在做什么。另外通过唐德刚的注解,对有些说法也进行了进一步解释和评论。 相比而言,这本书是从一个“外人”的...  

评分

1917年至1962年胡适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史(白话文运动)、思想史(大胆假设与小心求证)、学术史(整理国故与小说研究等)或政治史(出任民国驻美大史)等上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民国知识分子的典范与代表。胡适在其身后百年,或被褒之或被贬之,但无疑在中国现当代史上抒写了...  

评分

评分

西哲尼采有一句話:重新估定一切價值,這句話最受胡適先生所重。我們在讀有關胡適先生的著作和介紹他的書籍里,都能發見胡適之先生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實驗主義精神,他的“實驗是真理惟一的試金石”正是他一生勇于踐行良知和理性的體現。胡適先生才具雋永,年輕時就“...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已經變成余先生的腦殘粉了!

评分

余英时的著作温厚有味,比起唐德高高下立判,一本好看的认识胡适的学识主张、思想、经历的学术著作

评分

胡适之!

评分

寒假第十九本

评分

比起《士与中国文化》、《朱熹的历史世界》,读这本书果然轻松了很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