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
新華社記者,1991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係,後在新華社北京分社從事經濟報導工作。1993年開始對梁思成學術思想、北京古城保護級城市規劃問題作係統研究,發錶學術論文《梁陳方案的歷史考察》、《1955年:中國傳統與現代主義的決裂》,參予《梁思成全集》年譜部分的編寫,應邀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做學術演講,參與策劃梁思成建築設計雙年展、北京城記憶數字影像展。在完成本書寫作的10年間,共採訪當事人50餘位,收集、查閱、整理大量第一手史料,實地考察京、津、冀、晉等地重要古建築遺跡,跟蹤北京城市發展動態,對建築創作、房地產開發、城市發展模式、文物保護等專題做深入探討。
世界上每座城市終有其興衰,然而,一個偉大的城市,卻會永遠活在人們的故事裡。北京、颱北都失去瞭過去的城牆,也都建起瞭現代的高塔,但城市的未來呢?誰來構築可以世代流傳的城市故事?世界上沒有第二個城市,如北京城這般,擁有這樣大氣魄的建築總佈局。
然而是什麼原因,造成瞭今日令人唏噓的「看不見的北京城」?
是歷史的滄桑與無奈,還是人為的偶然與必然?從古至今,無數的故事在北京城上演,
但都不如梁思成、林徽因、陳占祥、華攬洪......等人來得勇敢、悲切。
他們幾乎扭轉瞭今日北京城的風貌,
他們的知識良心與道德勇氣,代錶瞭中國知識份子一貫的風骨與堅韌,
而這份使命感是中國歷經朝代更迭,文化仍綿延存續的根源所在。「城記」是一部精采深刻的歷史文獻、人文典範、建築講義,
也是城市文明史的滄桑縮影。
身為知識份子,不可不讀!
儿时读《上下五千年》,读到文天祥就义时,悲愤不已,于页眉写下“文天祥万岁”五字,这书几经辗转,若尚存于世间的话,应是搁在外公家的柜子里。 儿时观《火烧圆明园》,到结尾处火光冲天,守园大臣投湖时,那火光映红了我的脸,几欲落泪。七岁时去了圆明园,于是便郁积了圆...
評分第一节中建史课,隐约听红颜姐姐说到城记二字,心中一动。回家把《城记》从书柜里拿出来,多年不见,又是感慨一番。 高中时候,找了《城记》来读,滋味颇深的是康有为粤东新馆蔡元培故居的湮灭,赵冬日对于北京新轴线的诗意的描述构想,还有文革中陈占祥遭受的种种不堪...
評分《城记》很早就买了,借给一个从未谋面的朋友后,就没有回来。终于又买了一本,在去无锡和千岛湖的路上和酒店里断断续续读了大半。 路上有人问我出来玩为什么还读这么严肃的书,我觉得这书一点不难读,虽然是个严肃的话题,但是并不是难以咀嚼下咽。后来面对着暮雨笼罩的千岛湖...
評分我很喜欢北京城,对古老部分的喜欢胜过对现代部分的喜欢。我留在这里,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它有很多传统的东西,比如小吃,比如老房子,比如各种小小的博物馆纪念馆,比如话剧,等等。很喜欢走在某个安静的胡同或者窄窄的街道上,看周围人们快乐地生活,我可以分享他们...
北京人應該知道的過去。
评分北京城的變遷 ,梁思成的悲傷
评分大一時,搭檔在節目裏推的書。和一個城建男做搭檔的好處是,他總會從理工科和雄性視角推很多我壓根兒就不迴去翻的書。看不見的北京城,我在你破碎的懷抱裏。
评分挺客觀的。忽然覺著梁思成對北京的保護有些脫離實際瞭。
评分幾欲落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