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1911∼)
本名楊季康,祖籍江蘇無錫,生於北京。1932 年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1935年與錢鍾書先生結婚,同年兩人至英國留學,1937年轉赴法國。1938年夫婦兩攜女返國,回國後楊絳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清華大學任教。1949 年之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外國文學研究所工作。楊絳早在抗戰時期的上海,就以《稱心如意》和《弄假成真》兩部喜劇成名,後來又出版短篇小說《倒影集》和文學評論《春泥集》,文革後更有膾炙人口的《幹校六記》、《洗澡》、《將飲茶》、《我們仨》等多部作品問世。作品另外有《楊絳譯文集》、《楊絳作品集》。翻譯有《小癩子》、《堂吉軻德》、《斐多》等作品。
《洗澡》是楊絳寫於一九八○年代的一部長篇,常被人與其夫婿錢鍾書的名作《圍城》相提並論。以文字見長的作家施蟄存曾罕有地稱許:「《洗澡》給我的感覺就像半部《紅樓夢》加上半部《儒林外史》。《紅樓夢》的精神表現在全書的對話中……《洗澡》的作者運用對話和曹雪芹有異曲同工之妙……《儒林外史》的精神,不用解釋,因為《洗澡》中的人物都是『儒林』中人。」
楊絳寫散文文字舉重若輕,寫小說語文流利純潔,易讀耐讀。餘韻無窮。《洗澡》是她的長篇代表作,寫中國知識份子在三反五改的嘴臉,字裡行間透著對世情的了然,卻又處處是令人拍案的諷喻。《洗澡》中寫女性對男人的失望,對照《圍城》中對女性的挖苦,極為有趣。
本書描寫中國解放後知識分子第一次經受的思想改造——當時泛稱「三反」,又稱「脫褲子、割尾巴」。因為知識分子聽不慣「脫褲子」的說法,因此改稱「洗澡」,亦即西方的「洗腦」。
共為三部,第一部寫新中國不拘一格收羅的人才,第二部寫這些人確實需要「洗澡」,第三部寫運動中這群人各自不同的表現。
楊絳以平實的筆觸,樸素、甚至不動聲色,而寫盡了一個動蕩時代對人心靈的衝擊以及人們內心的改變。
钱钟书的《围城》,写的是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杨绛的《洗澡》,写的是建国后的知识分子。 仆人眼中无伟人,同侪眼中无真儒。不论小说的影射是否确有其事,至少可以了解当时智识阶级中的佼佼者是如何看待他的同行,如何理解他们的遭遇。 近年来对知识分子,似有美化神化之嫌...
评分因为之前只看过钱锺书先生的围城,所以想拜读一下同样被人推崇的杨绛先生的文章。于是选择了她的《洗澡》和《洗澡之后》。 刚开始读的时候,觉得她的文字有种钱钟书的影子。不知道是我多心还是事实,也许是因为两人在一起久了,就相似了?接着,读着读着,男女主角...
评分钱钟书的《围城》,写的是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杨绛的《洗澡》,写的是建国后的知识分子。 仆人眼中无伟人,同侪眼中无真儒。不论小说的影射是否确有其事,至少可以了解当时智识阶级中的佼佼者是如何看待他的同行,如何理解他们的遭遇。 近年来对知识分子,似有美化神化之嫌...
评分在图书馆看到的时候,书有点破,破的恰到好处,显出温润可手的质感来了——这么说有些奇怪啊,可是的确如此。 借来后,晚上熄灯后在走廊里坐在小凳上看完的,没什么大起大落,平平淡淡的,却也可读。 最喜欢的是每一部的小标题: 第一部 采葑采菲 ...
评分读《洗澡》,只觉意犹未尽。人物和言语之诙谐,揶揄和反讽之深刻都丝毫不逊于《围城》。两本书在总体趣味上是一致的,个人相当偏爱这种描绘知识分子生活和心理的书。许彦成约姚宓游香山那一段,那是相当的“小城之春”,格外的“花样年华”。彦成和杜丽琳吵架会不自觉地说英语...
看完的第二本繁体书,自右往左的浏览方式也已经完全适应了。文笔很细腻,值得一读。
评分这是我看过的第二部属于女作家的作品,对比男人的作品,女人笔下是女人、女人、男人,男人笔下是男人、风月、男人,书中还夹带了点历史片段,是俺感兴趣的地方之一。
评分看到第三部分,才知道洗澡究竟洗的是什么,才知道王老爷子讲课中说到的哪个国家会逼着人批判自己,哪个国家会教唆人跟自己的亲人断绝关系究竟是怎样的情形。再从作品出发说一句,前二卷姚许的爱情故事我把他当作了作品的主线,可明显与第三部分脱节,个人认为只因有第三卷才使得我对这部作品评价提高。
评分写作也是有夫妻相的,杨绛先生的这本小说跟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在精神上是贯通的,甚至在语言上也颇多相似之处,只是钱先生用力更猛,而杨先生则清淡一些。
评分EPUB,手机上。繁体 有些事,自己是明白的,只是不願深究,也不由自主。 她身材比麗琳的小一圈而柔軟;眼神很靜,像清湛的潭水;眉毛清秀,額角的軟髮像小兒的胎髮;嘴角和下頷很美很甜。她皮膚是淺米色,非常細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