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膳札記

飲膳札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文月,台湾省彰化县人,民国二十二年(公元一九三三年)生于上海。台湾光复后返台就学。毕业于国力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中国文学研究所,并至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曾任台大中文系、所教授,现旅居美国。

出版者:洪范书局有限公司
作者:林文月
出品人:
页数:168
译者:
出版时间:1999年4月
价格:NT2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57674192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林文月 
  • 饮食文化 
  • 饮食 
  • 美食 
  • 散文 
  • 随笔 
  • 飲膳札記 
  • 文化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至於我自己这些年来所创作的《饮膳札记》,每篇都是以一道菜的名称为题目,像是「潮州鱼翅」、「清炒虾仁」、「台湾肉粽」、「炒米粉」等,一共写了十九篇文章。所以看起来很像食谱,听说还曾经造成某些书店归类书籍的困扰。

不过我想,如果是为了食谱而买这本书的人,或许会感到失望。因为《饮膳札记》的内容显然跟方才提到的食谱型式有所出入。我的一些朋友看了书以後也对我说:「如果要拿这本书去学做菜,会觉得有点混淆,不够清楚。」好比材料的放法,佐料的多寡。我自己从前总觉得食谱上写佐料「酌量」是不负责的说法,现在倒真正觉得做菜并不能那麽讲究科学的。

我记得一九六九年到一九七○年待在京都进修一年,有个朋友带我去大阪拜访一位日本医生的太太,她很喜欢学中国菜。半路上,我们先去市场买了材料,才到医生家。这个医生家里的厨房漂亮又乾净,尤其是墙壁上还挂了一个小黑板,他们就是要找我去做「炒米粉」的示范。没想到在切菜、放佐料时,这位日本太太十分实事求是地要弄清楚菜的长度、盐的份量;後来我写《饮膳札记》时,才深深体会到中国人做菜真的是很凭感觉的。就好比酱油,不同的品牌咸淡也不同,汤匙也会有大有小,我们又怎麽能要求一种固定的匙量呢?

所以每当朋友质疑我:「像你这种自由心证的食谱,根本是写给会做菜的人看的嘛。」我听了就给朋友一个解释:「我本来就不是在写食谱啊。」

我想,我的《饮膳札记》只是一本用食谱型式去包装的散文。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很喜欢这本书,一是我本来就喜欢这些谈谈美食的书;二来作者不仅仅是谈美食谈如何弄,还渗透着作者对于生活的追求和理想。每次都看得我饥肠辘辘口水滴滴,很有也去试试身手的冲动,但是,没有作者的耐心和细心、爱心,最后还是不了了之,只能翻书解馋。 如果去掉什么一个女教授...  

评分

《饮膳札记》是林文月写的书,一本关于食物和回忆的书。封面是淡淡的土黄色和亚麻色,像家一样妥帖而令人心安的颜色。 林文月的文笔清新舒展,书中除了细细描绘的料理制作过程,还有她和师友家人相处的时光。一道道菜所勾起的回忆,染上了被光阴抚摸过的旧色。 ...

评分

五年前在香港,與林文月先生有一面之緣,祇記得她和我說:“阿拉上海寧。”隔了半個世紀,林教授的滬語自然有些走樣,卻著實讓我驚奇了一把——彼時,對林教授其人其事一無所知。更驚奇的還在后面,她說:“我家是江灣路五四〇號,虹口游泳池對面。” 咦,那不就在我們學校邊...  

评分

很喜欢这本书,一是我本来就喜欢这些谈谈美食的书;二来作者不仅仅是谈美食谈如何弄,还渗透着作者对于生活的追求和理想。每次都看得我饥肠辘辘口水滴滴,很有也去试试身手的冲动,但是,没有作者的耐心和细心、爱心,最后还是不了了之,只能翻书解馋。 如果去掉什么一个女教授...  

评分

这书读起来顺溜,却总是猝不及防的遇到作者感怀的人和事。虽然每一篇都近似于步骤图,不过要读出女主人的骄傲倒也容易。她对这些菜肴有感情,更有一种对自身的喜悦,仿佛是说“把这些原料烹饪成众人正大快朵颐的佳肴的人是我哦,我真的很高兴大家喜欢我做的菜!” 其实是好事...  

用户评价

评分

文筆有古風。甚美。

评分

這書太令人orz了⋯⋯

评分

照着做了一道炒米粉味道绝了

评分

扬之水想追的人呢。

评分

看梅子的博客,会觉得做菜何其简单。看林文月此书,则觉得做菜何其繁琐到望而生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