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icide

Suicide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Emile Durkheim (1858-1917)涂尔干(杜尔克姆、迪尔凯姆),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1858年4月15日出生于法国孚日省埃皮纳尔一个小城镇的犹太教教士家庭。幼年曾学习希伯莱文、旧约和犹太教法典。青年时代放弃了宗教信仰,走上实证科学的道路。1879年,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882年毕业。1882~1887年,在省立中学教书。其间赴德国一年,学习教育学、哲学、伦理学,深受W.冯特实验心理学的影响。1887~1902年,在波尔多大学教书,并在那里创建了法国第一个教育学和社会学系。1891年,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1898年,创建了法国《社会学年鉴》。围绕这一刊物形成了一批年轻社会学家的团体──法国社会学年鉴派。1902年后执教于巴黎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断了这位反战学者的学术研究,他的儿子和许多学生死于战场,他受到极大的刺激。1917年11月15日在巴黎去世。主要著作有:《社会分工论》(1893)、《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自杀论》(189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等。

出版者:Free Press
作者:Emile Durkheim
出品人:
页数:416
译者:John A. Spaulding
出版时间:1997-2-1
价格:USD 19.99
装帧:Paperback
isbn号码:978068483632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Durkheim 
  • Sociology 
  • society_as_a_thing 
  • 論文 
  • 经典 
  • 法国 
  • suicide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One of Durkheim's most important works, serving as a model in social theory.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按]这里摘抄的是一些警句式的观点,并不是为了反映本书对自杀原因的论证。作为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涂尔干在19世纪表现出的高度冷静客观看待社会现象的态度令人叹服。 因为宗教社会不是通过交换和彼此服务把人们联系在一起的,世俗联系包含着种种差别并且是以差别为前提的联...  

评分

En 1987, Émile Durkheim a publié son oeuvre « Le suicide ». En tant qu’un des pères fondateurs de la discipline sociologique, Durkheim est parmi les premiers sociologues qui appliquent la méthode quantitative à la sociologie. Dans « Le suic...  

评分

2019年10月末按:以完成作业为目的阅读或收藏下文的同学,能不能在留言处说一下学校,哈哈哈……也是为大家避免撞车着想 --------------------------------------------------- 《自杀论》笔记 导论 涂尔干对自杀的界定(p11) 考察自杀的维度(p14) 自杀论的研究对象 Ps.涂尔...  

评分

人都有一死,可是自杀却是让人失望甚至痛恨的。几乎所有的正统宗教都严格禁止自杀,国家政权也不例外。可是人类却从来没有消灭过自杀。为什么?这也是作者想知道的。于是研究了并写出此书。 首先作者对自杀下了定义,不光是主动放弃自己的生命叫自杀,有些人为了某种事业(如士...

评分

什么是自杀?——"人们把任何有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叫做自杀",也就是说,虽然动物界例如忠犬八公因为主人三个月都没回来,它就绝食身亡,这是因它过于悲伤无意识地使它失去食欲,这不是它能意料得到的。 自杀的原因...  

用户评价

评分

自杀宝典~不具操作参考

评分

自杀宝典~不具操作参考

评分

found it in library

评分

这本书作为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学著作显然有其独到之处,其变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可以说是打开了一个很好也很差的传统。读这本书的主要价值在于其研究方法,至于内容的话,也就是一家之言看看就行了吧……?

评分

泪,读了一本涂尔干,还不知道他就是迪尔凯姆。涂氏认为女性自杀较少受到离婚影响的依据“Woman‘s sexual needs have less of a mental character because, generally speaking, her mental life is less developed.”-_-!.....anyway,读完《自杀论》中“就近取材选择自杀方式”的理论,再看高楼便有另一番感想了,哈哈。(不过书里最打动我的仍是关于“altruistic suicide”那章,果然因其primitive而较多发生于乡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