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形态与阐释》对中国书法进行了全新的阐述。全书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对书法形式构成的研究,另一部分是对书法有关现象的解说。作者基于对书法作品中时间和空间共生这一基本特征的思考,为书法的形式构成建立了一套新的分析工具,并运用它对笔法史、章法史、书法与绘画基本性质的比较等重要课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此外,作者对书法现象所引发的语言学、美学与哲学各领域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讨论,由此而将书法引向一个更加广阔的思想领域。
[读品·书写】一切艺术史都是数学史 邱振中教授具有严谨、深刻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在当代书法界是很少见,甚至极少见的。不过,他的问题是矫枉过正,以至于太相信数学和物理学了。他说:“可以设想,有一天,当我们某些艺术见解发生分歧的时候,能够用计算来代替争论。”(《方...
评分书法是关于线条、运动和空间的艺术。 线条是构成书法艺术形式的唯一手段。从线条形态上说,书法的线实际上是具有宽度的二维平面。但是从宏观上看,这种平面具有明显的线特征,是通过笔画的连续运动形成的。因此,书法无疑是一种徒手线的艺术。而书法对于生命的依恋和追求,...
评分 评分1 宗白华在《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中讲道:“中国画以书法为骨干,以诗境为灵魂,诗、书、画同属于一境层。西画以建筑空间为间架,以雕塑人体为对象,建筑、雕塑、油画同属于一境层。” “书画同源”早有定论。线条构成的中国文字从图案化的形象符号发展而来,起于象形,兼...
评分1 宗白华在《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中讲道:“中国画以书法为骨干,以诗境为灵魂,诗、书、画同属于一境层。西画以建筑空间为间架,以雕塑人体为对象,建筑、雕塑、油画同属于一境层。” “书画同源”早有定论。线条构成的中国文字从图案化的形象符号发展而来,起于象形,兼...
全方面入门中~
评分书法创作理论浙江学派一瞥
评分最怕这类书写得隔靴搔痒。
评分棒棒棒棒棒透了。唐朝楷书以实用性为契机奠定的正统地位,使提按替代魏晋的绞转。文人对书法的自觉意识,商业因素,使书法从一种日常中独立出来成为作品,于是从“忘情”成了对某个情绪强度的维持。量化的手法也很棒,凸面体结构和圆形结构,章法研究中的轴线,深入浅出。日常书写作为个体精神生活的隐蔽之处,古雅,阐释者和接受者以自身的书写时间作为支点来达到的交流。是一本很棒的把西学吸进来,而仍在用中国自己的目光看待自己的艺术的作品,浓重的文人之思。不可多得的好书。
评分线条的时间与空间。笔法的绞转、提按演变。章法的轴线图分析。西方理论用的太好了(打滚)「对艺术真正的敏感一定是从对形式构成的敏感开始的,一定是从受纳器开始的。只有深深体察形式构成的一切变化,并在这些变化的引导下产生激情,才同这件艺术品真正有关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