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革命》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列宁在书中阐述的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原理,不仅教育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和广大劳动群众,为他们创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而且也对各国无产阶级政党支部结合本国个体实际解决本国的革命问题具有指志意义。十月革命后,列宁总结俄国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作出新的理论概括,进一步发展了《国家与革命》一书中的思想。
一。 一篇不是很长的论文却让我看后感慨万分。我本身没有任何研究这方面的经验,只是纯粹是今日写马哲考试的文章需要参考了一下,结果发现整篇文章行云流水,列宁同志坦荡至极,显然对哲学社会学都有十分了解,写出了一个我原本完全不知道的马恩。 主要的读书笔记与部分个人...
评分1)看问题的习惯不同,考虑的方向不同。比如马列认为如果国家不再具有它必须的条件就不再是“国家”,我之前认为“国家”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今日之国家不同于昨日之国家,明日之国家也不同于今日之国家,国家作为一个概念会一直存在,但内涵一直在变。但我这样想是否也是犯了列...
评分妄想症也是一大看点,所以打五星。 马克思做了两件事,一是道出了这个世界的本质,二是提出了构建共产主义的宏大构想 第一点是马克思的历史功绩,不容否认;第二点则过于完美,完美的像天堂。 马克思仅仅描绘了一个天堂般的社会,除了用暴力、毁灭的方式摧毁现存的一切外,对于...
评分经历俄国革命洗礼的列宁,在对无产阶级专政及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理解上更为深入,《国家与革命》正是其在俄国革命关键时期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 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理论化的描述,本书的实践导向和批判导向十分鲜明,为“十月革命”及苏维埃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重要的...
可以说是清楚明白了,在里面看到很多毛后来理论的影子 只读了第五章“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 1、“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2、无产阶级专政作为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过渡的必经阶段,作为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 “资产阶级权利” 只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上被部分取消 仍保留在“按劳分配”上 过渡到下一阶段需要人民学习管理、监督 实践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实现不可能实现的善 3、辩证法的影子 :国家、民主的消亡 4、论证“习惯于遵守公共规则”时 是否忽略了一些人性的基本问题;对于列宁对马克思的理解接触较少 保留意见
评分真不愧是革命导师……太决绝了。彻底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用工人武装去代替它,杜绝官僚化,仿佛看到土改、文革的影子……但可以看到矛盾的地方就在于,在共产主义初级阶段也就是社会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法权”并不能被完全抛弃,那么与之相关的一切价值观都很难改变,在这种社会里大概很难生长出共产主义人格?我看未来最有可能的情况还是AI彻底改变了“人”的生理结构甚至存在状态,到那时候说不定还有点革命并且改造甚至抛弃国家机器的可能……还有一点值得关注,这本小册子写于一战期间,批评的“机会主义者”或者“社会沙文主义”基本都是那种先进国的无产阶级,居然不革命了跑去跟国家主义也就是帝国主义同流合污,这其实等于帮着榨取殖民地的无产阶级,宗主国的无产阶级才算过上体面生活,列宁骂他们确实骂得对。
评分just a dream?
评分列宁的水平,真高
评分明确无产阶级革命或任命革命的目标(官僚制、常备军),政权的形式(无产阶级专政,工人武装,公社,普选的低薪金官吏),以及与种种机会主义者的论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