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民安,1969的生,湖北武汉人。著有《谁是罗兰·巴特》、《福柯的界线》、《现代性》等。策划编辑《知识分子图书馆》丛书,与人共同主编《话语行动译丛》、《思想译丛》、《先锋译丛》等丛书,并主编丛刊《生产》。
本书是作者近五年来对后现代的一些论题所作研究的成果结集。这些论题主要集中于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三个大的方面。作者以开阔的理论视野、精辟独到的切入视角与细腻闪光的文字,对空间的生产性,对身体与性与政治的关系,等等,作了过程堪称精彩、结论颇具启发的论述,从而把中国学人对后现代哲学话语的阐释、对后现代性的理解与提炼,提升到了一个自主的层面。
十分工整、沉稳而又克制的文本,甚至有涌动的文艺气息,易读性很强。多数都是都他人理论的阐述和发挥,而且一个观点常常翻来覆去,连我这样的外行都觉得好歹要适可而止了。不过能感觉到汪民安在落笔时的痴迷与沉醉,在理论中游牧,或许能够抵消他在后记中所说的“意图穿透事物...
评分关于“身体”的问题?身体,在西方,一直以来它都受到哲学家的重视,尤其是从尼采以来,到萨德、巴塔耶、巴特、德勒滋、福柯,再到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身体”与政治有了很大的联系。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消费时代也随之到来,身体也变成了消费的一种商品,由此,欲望...
评分 评分从苏格拉底柏拉图灵魂与肉体的二元对立开始,对身体的贬低可谓旷日持久。 中世纪奥古斯丁改写柏拉图的绝对理念为上帝,对上帝的爱同样导致对世俗身体的弃绝。中世纪后期世俗渐起,但身体地位依旧较低。笛卡尔将心灵同身体分属不同区域,黑格尔抽象人的历史为意识和精神,马克思...
评分不错,给五星。第一章身体的转向写的不错,整本书学术气息少散文随笔感较多。难怪只卖22块钱。 @2012-08-07 23:31:28
评分後現代部份講得不錯
评分文字
评分作者行文略微有些啰嗦啊,有些地方文艺腔挺严重的。书中有很多观点给我启发,只可惜作者也只是浅尝辄止。给了线索有了头绪,就找原著看去吧。
评分身体转向和空间政治两大部分写得很好,将身体、空间和权力三者交织的辩证关系来分析,还是比较有着力点的。汪民安老师的文字表述蛮具有启发性,不晦涩难懂,可以学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