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世与传世

觉世与传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夏晓虹
出品人:
页数:289
译者:
出版时间:2006-01-01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1048391
丛书系列:名家讲现代中国
图书标签:
  • 梁启超
  • 夏晓红
  • 思想史
  • 传记
  • 文学
  • 近现代思想史
  • 夏晓虹
  • 中国近代史
  • 觉世
  • 传世
  • 哲学
  • 思想
  • 文化
  • 智慧
  • 觉醒
  • 传承
  • 经典
  • 人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文学革命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副产品,也是中国文学自身新旧嬗变的历史产物。梁启超关于文学革命的理论倡导与建构体现了20世纪新的文学审美意识与审美理想的萌芽,是中国文学审美理念更新的重要阶梯。本书系统地回顾了梁启超的文学思想发展历程,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夏晓虹,1953年出生于北京。文革期间,在吉林插队。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1984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赴日本、美国、德国、捷克、韩国、英国以及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从事研究与参加学术会议,并曾在德国海德堡大学(1998)、日本东京大学(1999—2001)客座讲学。主要关注近代中国的文学思潮、女性生活及社会文化。学术著述之余,间或发表文化随笔。著作除本书外,尚有《诗界十记》(1991)、《晚清文人妇女观》(1995;日译本名为《纏足妇女》,1998)、《旧年人物》(1997)、《诗骚传统与文学改良》(1998)、《晚清魅力》(2001)、《晚清社会与文化》(2001)、《返回现场——晚清人物寻踪》(2002)、《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2004)、并主編“学者追忆丛书”、《季镇淮先生纪念集》,編校《梁启超文选》、《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启超卷》、《追忆康有为》、《追忆染启超》、《(女子世界)文选》、《集外文》等;另有合著《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同学非少年》,合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大旧事》、《图像晚清:点石斋画报》等数种。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仅比鲁迅大8岁,梁启超为什么没能成为鲁迅式的启蒙主义者?单纯从觉世或传世的理念差异是无法回答这个问题的。因为同样是觉世,也存在身份和立场的巨大差异。这个差异恰恰是致命的。从这个角度来讲,15岁就中举人、30出头便位极人臣、把9个孩子都培养成才的政治人物是不可能写出《阿Q正传》的。同样道理,30多岁还为柴米油盐犯愁、近50岁才有一个独子的人,也绝不可能去写《新中国未来记》这类的文章。

评分

夏老师从不自我标榜用了哪些理论,但是那些“理论”实际上已经化为观念,自由地隐伏在平实的论述中;似乎很少人把夏老师视为做比较文学的,但是夏老师的许多研究其实正是比较文学式的,只是夏老师同样把这样的学术理念融在文本分析中了,从这个角度说,夏老师的研究看着像是老派的路数,实则颇为超前。至于本书的不足,主要可能是对于明治日本思想与文学发展的论述稍微有一点粗线条,比如民权与国权之间并非绝然的对立等等。

评分

仅比鲁迅大8岁,梁启超为什么没能成为鲁迅式的启蒙主义者?单纯从觉世或传世的理念差异是无法回答这个问题的。因为同样是觉世,也存在身份和立场的巨大差异。这个差异恰恰是致命的。从这个角度来讲,15岁就中举人、30出头便位极人臣、把9个孩子都培养成才的政治人物是不可能写出《阿Q正传》的。同样道理,30多岁还为柴米油盐犯愁、近50岁才有一个独子的人,也绝不可能去写《新中国未来记》这类的文章。

评分

读于本科时代。

评分

在学术表述方面,夏晓虹老师与她的先生陈平原老师做得同等出色,真是珠联璧合的学术伉俪,不可多得呀。梁启超是近代文化史上无法绕过的巨擘,他的经历与屡次的转变堪称大话题,夏老师深入浅出地展示了任公的性情与关怀,将他的选择放入历史情境下考量,奉献出这本学术性与通俗性兼备的著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