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之桥

跨文化之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乐黛云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02-03-01
价格:25.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301047583
丛书系列:文学论丛
图书标签:
  • 比较文学 
  • 乐黛云 
  • 跨文化 
  • 文化 
  • 中国 
  • 文学 
  • 文化差异 
  • 沟通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简介: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乐黛云(女,1931~),生于贵阳,北京大学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教授,著有《跨文化之桥》。:本书分“面向跨文化、跨学科的新时代”、“传统,在现代诠释中”、“重新解读当代文学与文化”三编,收录了四十余篇文章。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很多重复之处。但讲邵洵美的文章看得我有些唏嘘。 PS:邵洵美一文还扯到了复旦的贾植芳先生和周煦良先生

评分

自我重复到可怕的程度,比较混乱的论文集(有些只是演讲稿,连论文都算不上……)

评分

重复内容过多,观点、材料都出现大量重复,有“洗稿”之后“一稿多投”的嫌疑,一个负责人的编辑应该加以删改。 与《跨文化方法论初探》相比,《跨文化之桥》更多是从文学而非文化的角度进入跨文化研究,更具有可操作性。如对其研究方法进行概括,不外乎以下三种: 1.不同文化就同一问题进行对话; 2.以“他者”(或巴赫金曰“外位性”)的视角审视“自我”的文化; 3.在总体文化中解读部分文化。 值得一体的是乐黛云先生对于女性身份的关注,令人感慨,或许每一个女性学者内心都是渴望改善女性生存困境的,而这绝非偏狭。 此外,在乐黛云先生的评论中,发现鲁迅、茅盾对于女性的书写,比如逃离家庭、解放性权、同性之爱,即使放在今天也是十分具有先锋精神的,令人敬佩。

评分

重复内容过多,观点、材料都出现大量重复,有“洗稿”之后“一稿多投”的嫌疑,一个负责人的编辑应该加以删改。 与《跨文化方法论初探》相比,《跨文化之桥》更多是从文学而非文化的角度进入跨文化研究,更具有可操作性。如对其研究方法进行概括,不外乎以下三种: 1.不同文化就同一问题进行对话; 2.以“他者”(或巴赫金曰“外位性”)的视角审视“自我”的文化; 3.在总体文化中解读部分文化。 值得一体的是乐黛云先生对于女性身份的关注,令人感慨,或许每一个女性学者内心都是渴望改善女性生存困境的,而这绝非偏狭。 此外,在乐黛云先生的评论中,发现鲁迅、茅盾对于女性的书写,比如逃离家庭、解放性权、同性之爱,即使放在今天也是十分具有先锋精神的,令人敬佩。

评分

迎接文化多元共存的新世纪——浏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