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连,生于1951年,毕业于法国首屈一指的国立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他于20世纪70年代曾前来中国大陆、香港及日本等地潜心研习东方古典哲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发表了多部关于中国思想的论著,如《影射价值》、《平淡颂》、《物势》、《内生之象》、《迂回与进入》、《圣人无意》等,在西方哲学与汉学研究领域均引起很大的反响,其中《迂回与进入》的中文版(杜小真译)已由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编辑出版。于连先生现任法国巴黎第七大学东亚文明及语言研究系教授,曾担任法国国际哲学院院长。
于连在《Dialog über die Moral》(关于道德之对话)里有对西方和中国在道德上的分析。 就如同我们一直知道的,西方是外在超越性的,而余英时间用西方的术语来说,中国是内在超越性的。 区别在于,西方设立一个彼岸,无论他是上帝也好,是理性也好,是理念也好,是真理也好...
评分于连在《Dialog über die Moral》(关于道德之对话)里有对西方和中国在道德上的分析。 就如同我们一直知道的,西方是外在超越性的,而余英时间用西方的术语来说,中国是内在超越性的。 区别在于,西方设立一个彼岸,无论他是上帝也好,是理性也好,是理念也好,是真理也好...
评分于连在《Dialog über die Moral》(关于道德之对话)里有对西方和中国在道德上的分析。 就如同我们一直知道的,西方是外在超越性的,而余英时间用西方的术语来说,中国是内在超越性的。 区别在于,西方设立一个彼岸,无论他是上帝也好,是理性也好,是理念也好,是真理也好...
评分于连在《Dialog über die Moral》(关于道德之对话)里有对西方和中国在道德上的分析。 就如同我们一直知道的,西方是外在超越性的,而余英时间用西方的术语来说,中国是内在超越性的。 区别在于,西方设立一个彼岸,无论他是上帝也好,是理性也好,是理念也好,是真理也好...
评分于连在《Dialog über die Moral》(关于道德之对话)里有对西方和中国在道德上的分析。 就如同我们一直知道的,西方是外在超越性的,而余英时间用西方的术语来说,中国是内在超越性的。 区别在于,西方设立一个彼岸,无论他是上帝也好,是理性也好,是理念也好,是真理也好...
2013.5.8论说地道,翻译亦佳。
评分佐藤老師說他覺得是這幾十年來把孟子講得最清楚的一本書。不過好像在漢語學界沒太大反響科科
评分趁着台风读完。孟子Vs.卢梭/康德,论及的斯多葛对中国文化的亲和性发人深思。
评分于连对孟子的研究之精深,就我阅读范围内来说无出其右者。要是整本书都用来谈孟子就更好了,对孟子与洛克、康德之间的“对话”实在不感兴趣。
评分老熟人了,依然极具启发性。Jullien这本书论述的是由中西两种迥异的观照世界的方式,所产生的道德哲学上的多元岐异:关系思维、此世主义、过程逻辑等都使孟子成为了欧陆哲学(尤其是康德和卢梭)的“他者”,如此的“迂回”使得他们/我们曾接受的、不言自明的含糊前设被揭示和辨明。(补一句:理想读者显然是中国大学生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