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以1989年3月至1992年3月,在《二松学舍大学论集》第32号至第35号发表的拙论《译注1—4》和1992年10月自费出版的拙论《译注5》为基础的。在这些《译注》中,笔者本来关注的问题是,作为战国时代晚期至西汉时代初期儒家文献的《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中所存在的,对先行的诸子百家的主张贪婪般地兼收并蓄的这一浓重的杂家倾向,以及作为《五行》中心思想之一的,在由“五行”之统一的“德”的最终完成阶段,拂拭或排斥人的身体性和物质性,高扬其主体性的“慎独”思想等。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毕论补标
评分毕论补标
评分毕论补标
评分毕论补标
评分毕论补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