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國19世紀文壇享有世界聲譽的小說傢,他的創作具有極其復雜、矛盾的性質。擅長心理剖析,尤其是揭示內心分裂。他的小說戲劇性強,情節發展快,接踵而至的災難性事件往往伴隨著復雜激烈的心理鬥爭和痛苦的精神危機,以此揭露資産階級關係的紛繁復雜和矛盾重重,具有深刻的悲劇性。1846年發錶處女作《窮人》, 1859年因參加革命活動被沙皇政府逮捕並流放西伯利亞。十年苦役流放迴來後創作重點逐漸轉嚮心理悲劇。《罪與罰》(1866)使作者獲得世界聲譽。主要作品有《雙重人格》(1846)、《女房東》(1847)、《白晝》(1848)和《脆弱的心》(1848)、《群魔》(1872)、《卡拉馬佐夫兄弟》(1880)等。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從流放地迴到彼得堡後完成的第一部重要作品,也是他登上文壇以來寫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是作者前期一係列描寫“窮人”作品的頂峰。《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以催人淚下的感人筆觸描繪瞭“被侮辱與被損害的”小人物。非但講瞭他們的不幸遭遇,而且還細緻入微地刻畫瞭他們“慘痛熱烈的心聲”(魯迅語),從而錶現齣作者深入解剖人心的卓越技巧。
后记里,译者引杜勃罗留波夫说: 「陀没答复一个根本的问题:“像阿辽沙这样一只臭瓢虫,怎么能使一个正派的少女爱上自己……我们有十足的把我请问他:怎么能发生这样的事?可是他答到:瞧,发生了呀,就是这么的。”」 译者随后议论,说(阿辽沙是)“一个渺小的人”,接...
評分 評分 評分记得我第一次看这本小说,应该是在我十二岁的时候,初一或者初二吧。 那时候的我看这样的书并不能完全明白。看到俄罗斯人那些长得过分的名字忍不住皱眉。看完之后除了对故事情节的大概了解,就是一个模糊的印象:俄罗斯人的感情都好激烈啊……不是在大喊大叫,就是在大哭大闹,...
評分难以忘却的故事开头,一位凄凉的老人和他的狗悲惨的死去,将我们带入了这个压抑、愤怒和悲伤的故事。书中多次出现了“利己主义”这个词,如公爵所说,“人类一切美德的基础乃是最深刻的利己主义“,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个性格极端而鲜明,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这些“利己主义者”...
人性和人的內心活動有多麼矛盾復雜!愛如同冷漠凶殘的世界中的一點溫暖燭光
评分重讀。確如納博科夫所說,此書充斥各類神經病、矯揉造作和陳詞濫調。但碎金還是有的,比如陀氏就指齣瞭某類精神狀態,它們於上述陳詞濫調中顯得那麼突兀和珍貴。那種狀態就是自虐,通過作踐自己來求得心理舒緩,比如阿遼沙的天真,娜塔莎的犧牲,涅莉和其他人的甘受欺淩和侮辱。你固然可以說他們高貴、善良,但內心對之卻不無反感。這種反感由全書唯一的大惡人公爵道齣,同時也揭示瞭這種自虐人格的心理機製:他們“仿佛從自己的痛苦中,從這種隻顧自己受苦的利己主義中獲得瞭快感”,由此站在瞭提升自己、貶抑他人、殃及無辜的道德製高點。公爵最大的樂趣就是在他們錶現這類道德麵貌的時候,露齣小醜般的怪狀來嘲笑之。說實在的,公爵的嘲諷無意中接近瞭昆德拉關於“刻奇”的美學主張:不要感動、不要加戲,不要在沒有意義的事物上添加意義。沒有公爵,
评分劉小楓曾經說過,他在中學讀本書時被它感動到哭瞭.
评分陀氏第一本 不知怎麼就讀不進心裏。。這樣的故事現在每天也都在發生 每個人都在追求幸福收獲痛苦 頑固的無可救藥
评分最後淚流滿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