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炬出版社 社長 鄭振煌推薦
我們一輩子都在追尋世俗的目標,但真正得到快樂的機會如同想捕魚的漁夫,卻把漁網拋向
乾涸的河床。
1) 心靈研究能使自己感到如箭一般,直直飛向人生的靶
心,每一剎那都那麼珍貴,每一剎那都使用到最佳的狀
況。
2) 佛法能提供所有人一種容忍的、開放的、安靜自信的
視野,它是一門心靈的科學,讓個人找到內在的平
靜,也讓他人的智慧開花。
3) 如果沒有智慧,理性只能對幸福做不著邊際的推論,
而無法達到幸福的境界。
一九六六年,馬修‧李卡德二十歲,看了朋友所拍攝的西藏大師的影片,深受感動,買了一張前往印度的便宜機票,動身前往大吉嶺,在那裡遇見了他的第一位西藏老師,和佛教有了初步的接觸。
那時他正是諾貝爾生物醫學獎得主賈克柏的門生,學業正要步入輝煌期,前途一片光明,可是經過暑假的精神之旅,卻使他的心時時飛向印度。完成博士學位後,他告訴父親和老師,他要定居亞洲,開始過心靈的生活,他們驚訝之餘,有著不解的失望。
馬修和西方的關係並未全然斷絕,他成了僧侶,跟著西藏大師學習、翻譯佛典,成了佛教西傳的橋梁。三十一年後,馬修和哲學家父親針對佛教和生命的意義展開對話,父親對佛教犀利的質疑,讓馬修有機會揭開佛法神祕的面紗;佛法不是無為、迷信、被動的東方思想,它是一門心的科學。
佛教源起東方,和我們的生活、價值觀緊密相連,但是我們是否認識它?接受西方式教育的現代人,不乏理性的思考和積極的工作觀,可是要如何轉化自己,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如果您要深入了解佛法,甚至於西方文明的整體價值觀,僧侶和哲學家之間的對話,絕對可以提供您最佳的解釋。
尚‧方思華‧何維爾( Jean-Francois Revel)
法蘭西學院院士,一九二四年生,哲學教授、政治評論家,所著的政治評論在西方
世界皆引起很大的迴響,曾任法國新聞周刊《快報》總編輯,現居巴黎。
馬修‧李卡德 (Matthieu Ricard)
生於一九四六年。巴黎巴斯特學院分子生物博士。一九七二年移居印度,向西藏大
師們學習,這二十多年來過著佛教僧侶的生活。出家前曾寫過一本鳥類遷移的著作
,最近作品有《頓悟之旅》。他不斷從事藏文經文的翻譯,現居尼泊爾謝城寺。
關於譯者/ 賴聲川
戲劇家,一九五四年生於美國,輔仁大學英語系畢業,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戲劇藝術博士,中英文皆為其母語,曾擔任專業翻譯,並於就讀研究所期間擔任加州法院認定之中英文專業立即翻譯。翻譯作品包括貝克特、契訶夫、品特、達利歐‧弗、高多尼、艾克鵬、庫許納等之劇作。
《和尚与哲学家》与其说是一本佛教和西方科学思想的对话集,倒不如说是一场佛教所代表的东方思想和西方科学思辨的一次对话。书中以作为父亲的法国当代思想大师,法兰西院士让-朗索瓦·勒维尔对与皈依佛教的儿子马蒂厄·里卡尔的问话开始。深入浅出地从佛教到底是什么?是宗教还...
评分文:让-弗朗索瓦•何维勒, 马修•理查德 译:赖声川 尚•方斯华(以下简称“父”):首先我们应该澄清一件事:这本书不是你的构想,也不是我的。是出版社听说了你的故事,又知道我是你父亲,认为如果我们两个能够坐在一起比较我们的观点,会是很有趣的事。让我先提供一...
评分文/高天恩(台大外文系教授) 一位哲学家和一位僧侣──同时也是一对父子──于一九九六年初夏相约在尼泊尔加德满都的山上一家客栈,作了一系列长达十日的对谈。父亲,尚.方斯华.何维尔,生于一九二四年,是法国名哲学家、政治评论家、法兰西学院院士。儿子马修,生于...
评分《和尚与哲学家》与其说是一本佛教和西方科学思想的对话集,倒不如说是一场佛教所代表的东方思想和西方科学思辨的一次对话。书中以作为父亲的法国当代思想大师,法兰西院士让-朗索瓦·勒维尔对与皈依佛教的儿子马蒂厄·里卡尔的问话开始。深入浅出地从佛教到底是什么?是宗教还...
评分《和尚与哲学家》与其说是一本佛教和西方科学思想的对话集,倒不如说是一场佛教所代表的东方思想和西方科学思辨的一次对话。书中以作为父亲的法国当代思想大师,法兰西院士让-朗索瓦·勒维尔对与皈依佛教的儿子马蒂厄·里卡尔的问话开始。深入浅出地从佛教到底是什么?是宗教还...
1 狗逼UIUC也就图书馆拔群点,各种语言书籍应有尽有。 2 开篇就开始喷中共,我就不知道简体版是怎么没有删掉全书的。 3 对于这种科普性「佛学」书籍,我的兴趣已然耗尽,都可以猜到讲来讲去都在讲什么 4 教授收了个和尚当phd,我觉得我还是趁早退学%……
评分inner power
评分c
评分inner power
评分: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