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特·拉鲁(Annette Lareau),加州大学社会学学士(1974),伯克利大学社会学硕士(1978),伯克利大学社会学博士(1984),1990-2005年为天普大学社会学教授,2005-2008年为马里兰大学社会学教授,2008年被聘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教授。其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分层、家庭教育、民族志方法、儿童,主要关注非裔美国人与欧裔美国人的日常生活研究。代表作为《不平等的童年》,此外还著有《家庭优势》(Home Advantage,2000,获美国社会学协会教育社会学分会Willard Waller奖)等。
Every night and every morn some to misery are born. Every morn and every night Some are born to sweet delight. Some are born to sweet delight. Some are born to endless night. ----William Blake 我们所追求的人生道路,既不平等,也不能进行自由选择。 不同阶层不...
评分 评分 评分我们中国人特别推崇“读书改变命运”的说法,这里面有一种类似于“美国梦”的信念:在一个机会平等的社会里,任何人都可以凭借自己的奋斗,抓住向上流动的机会,实现自我梦想。由于这在长久以来被视为理所当然,我们常常忘记了一点:这其实是某种特殊社会结构的产物,就像“人...
“middle-class children can be said to have been ‘born on third base but believe they hit a triple’.”
评分严谨而全面的民族社会学研究报告。可贵的是跨越9年的历时性对比和12个家庭的大范围记录。能在如此浩繁的观察性数据基础上提炼出主要结论,足见其质性研究的功力。对于一般读者,特别是家长读者来说,从中可以看出所谓“家庭教育”的社会差异与意识形态,不要总是盲目地照搬所谓“美国家庭”。
评分回访非常压抑
评分回访非常压抑
评分理论用的是布迪厄 通过观察式研究得出的结论是social class在很大程度决定了孩子的教育方式(concerted cultivation / natural growth)只要从leisure activities, language use and relationship with institutions 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这些会转变成孩子们的文化资本,进而固化社会分层,全书章节结构比较清晰,描述了九个不同的家庭作为案例。但上次听人提说另外有本专著说peers的影响比重更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