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姆(1900—1980),原籍德国法兰克福,1932年弗洛姆赴美,随后定居美国,并且改入美国籍。他既是弗洛伊德的学生,又是马克思的信徒。以现代学术分科的眼光,弗洛姆可以同时被说成是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社会哲学家、伦理学家甚至宗教思想家。
《爱的艺术》作者分成三个部分。首先他对于爱是否是艺术的问题做了说明,将学习艺术的程序分为两部分,一是理论、二是实践。在爱的理论方面,作者由人类生存的关键来谈爱,并将生活中可能的爱的形式做了区分探讨,意图指出在形式之下,爱的本质是相同的;包含了照顾、责任、尊重与了解。而关于实践,爱与一般艺术没有两样,必须能自律、专注、耐心,能察觉到爱对己身的重要性。《爱的艺术》中,作者仍不免对现今西方现代社会做了批判,批判西方社会中爱的瓦解;而此可由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来判读。因此,弗洛姆是一个对现代社会高度关怀的学者,由其一系列著作中可体会他对自由与爱——这些人类的生存条件的重视与强调。弗洛姆认为。应该使得人不再同自己的力量产生异化,并且不再通过崇拜新偶像——国家、权力、消费的方式去体验自己的力量,只有在这样一个社会,正如马克思所说,当个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所有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时,爱,才会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态度。
很多学科,源于哲学,或者说的更武断一点,追寻所有学科的根源,都将追溯到某个哲学问题。因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困惑,必须要从哲学去寻找答案和解脱。而“爱情”,就是这些问题中的一个。 看过很多探讨爱情话题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比如《好想好想谈恋爱》,里面的主...
评分 评分为自己的人——现代西方学术文库 作者: [美]埃.弗洛姆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孙依依 译 出版时间: 1988-11-01 其实我过去读的是孙依依译的版本,它是附属在三联以上这本《为自己的人》后的薄薄的一部分而已。可惜在网上找不到这本书的图样,只看到...
评分 评分这个版本不像是译文出版社的水平,错误太多了。现在仅就最明显的错误(很抱歉我没有和原著和其他译本比对)捉虫如下: 页23 行12-13 “如果你想对他人施加影响,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疑为缀句 页62 注1行2 “如时母女神”疑为通译湿婆 (亦见于页90页 注1) 页83 ...
在论文堆积下还是抽时间看了,给人很深的启发,期待有时间二刷、三刷。理想中的男票一定要读这本书。 //应当精读,即使从弗洛姆的学术背景上看这本书很有讽刺意义,不过内容很贴合自身。贴合现在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与现状,很让人认识自己认识周围一切的一本书。 对于现在的状况而言,突然明了。
评分其实,这本书的论题远远大于狭义的爱情,而是讨论一种可能的美好的生活。
评分翻译超烂…
评分千万不要误以为看了这本书,你就学会了爱,爱不是公式,也不是操作手册。爱是一门美妙的艺术。所有的艺术都不是你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掌握的。成熟的爱是在保持一个人的完满性和一个人的个性的条件下的结合。爱使人克服寂寞感和孤独感,但爱允许人有自己的个性,允许人保持自己的完满性,在爱中会出现两个人变成一个人而仍是两个人的风趣之谈。爱是给予,不是接纳。给予并不是牺牲,而是潜能的最高表现。爱是对我们所爱的对象的生命和成长主动地关心,通过提高自己的生存感,提高别人的生存感。责任感是一种完全自愿的行动。如果我爱对方,我感到和她就是一个整体,这并不是按照我的需要把她感觉成被我所利用的对象,而是按照她自身的特点感到同她是一个整体。一句话,爱是自由的孩子。
评分咱家有。翻了翻。可是不吸引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