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文学

法律与文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苏力(朱苏力),祖籍江苏东台,1955年4月出生于安徽。现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院长。著作包括:《法治及其本土资源》(1996年)、《阅读秩序》(1999年)、《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2004年)、《也许正在发生:转型中国的法学》(2004年)等。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苏力
出品人:
页数:428
译者:
出版时间:2006-6
价格:3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24565
丛书系列:三联文史新论
图书标签:
  • 苏力 
  • 法学 
  • 法律与文学 
  • 法律 
  • 文学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法理学 
  • 法律社会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试图拓展当代中国法学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法律与文学。我将主要以中国的一些传统戏剧为材料,分析法律的或与法律相关的一些理论问题。

尽管运用的材料是文学的、历史的并因此是地方性的,我的根本关切却是当下的、现实的因此是一般性的。这种关切表现为,首先,我试图从理论逻辑上阐明——而不是传统的“讽喻”或暗示或影射——这些问题对于今天中国法律与秩序之建构形成的相关性;其次,在这一努力中,我希望创造中国的法律与文学研究作为法学理论研究的一个分支的可能,以及更一般地——与我先前努力一致——创造在中国思考我们的、同时具有一般意义的理论问题的可能性。前者关注的是法律制度;而后者关注的是法律理论。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前些天张扣扣替母复仇杀人一案,引发议论纷纷,涉及的议题也相当多。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公权力的缺位、也可以看到人们对法律权威性的不信任、看到传统文化对孝和复仇的肯定和赞颂等等。 具体案情如何我们不去深究,只是最近看书恰好看到北大法学院教授苏力再版新书《法律与文学》...  

评分

虽然装潢上,除掉外皮,内衣的设计我还蛮喜欢的,但06年看这种书,内容多少有些缺乏新意。固然作者声明是2000年左右的文章,本次结集出版,我想若是当年即写即出,或许倒能多些阅读乐趣。如今的中国文化人,有几个能保证自己写的东西5、6年之后还有人读呢。 其大体的路数与一帮...  

评分

向来很喜欢苏力老师的书,觉得在汗牛充栋的法学论著里算是难得的通透,而不仅仅是一堆概念和稀泥。就算有的观点不能苟同,也会觉得很有启发意义。在作品中遇见一些特别有穿透力的观点,更是惊喜。 这本书也是一样。 比较值得注意的是,苏力老师似乎是部分地修正了他的观点? ...  

评分

苏力先生是一个虚无主义者吗?很难说。但本防忽悠公司认为,总的来说,不是。 苏力先生开篇即说道:“在政治倾向不同的学者间,甚至在因其它原因而判断不同的群体间,(寻求唯一正解的方法)基本都没有用……法律解释因此更多是一个利益争夺的战场,而不是划分利益的标...  

评分

前些天张扣扣替母复仇杀人一案,引发议论纷纷,涉及的议题也相当多。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公权力的缺位、也可以看到人们对法律权威性的不信任、看到传统文化对孝和复仇的肯定和赞颂等等。 具体案情如何我们不去深究,只是最近看书恰好看到北大法学院教授苏力再版新书《法律与文学》...  

用户评价

评分

意淫之作

评分

在这本剖析中国传统戏剧的中的法律思想的书中,苏力以一种有趣且不失深刻的笔触对戏剧进行了深刻的解读。窦娥冤、梁祝、十五贯、赵氏孤儿、安提戈涅等戏剧在苏力笔下似乎变成另一幅面孔,并且在法律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苏力无疑继承了波斯纳的法律经济学(实用主义)的思想,从他对复仇制度、婚姻制度、司法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解读中就可以看出来,但是苏力的悖论一点在于他一方面要从经验和实际出发,但另一方面仍然认为有“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永恒真理,尤其是他大量引用了生物学的证据,这着实让我感到非常膈应,尤其这让哲学几乎无立足之地。苏力看似符合经验的解读,实际上已经用他的价值判断对材料进行切割,但是这从解释学的角度来看又无可厚非。

评分

“人的生物本能——无论爱和恨——本身都不足以建立制度。”

评分

在这本剖析中国传统戏剧的中的法律思想的书中,苏力以一种有趣且不失深刻的笔触对戏剧进行了深刻的解读。窦娥冤、梁祝、十五贯、赵氏孤儿、安提戈涅等戏剧在苏力笔下似乎变成另一幅面孔,并且在法律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苏力无疑继承了波斯纳的法律经济学(实用主义)的思想,从他对复仇制度、婚姻制度、司法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解读中就可以看出来,但是苏力的悖论一点在于他一方面要从经验和实际出发,但另一方面仍然认为有“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永恒真理,尤其是他大量引用了生物学的证据,这着实让我感到非常膈应,尤其这让哲学几乎无立足之地。苏力看似符合经验的解读,实际上已经用他的价值判断对材料进行切割,但是这从解释学的角度来看又无可厚非。

评分

专栏可以,奈何非要做学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