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長江(1909年-1970年10月23日),原名希天,四川內江人。新聞記者、編輯。民國時期《大公報》著名通訊記者,後轉嚮共産黨陣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解放日報》社長、新聞總署副署長、《人民日報》社長、國傢科委副主任、全國科協副主席兼黨組書記等職。文革時期遭到監禁並受到迫害,1970年在其下放勞改地河南確山一口枯井中發現其遺體,懷疑為自殺身亡。1978年12月27日得平反。
《中國的西北角》,是中國著名記者範長江的著作。記錄從1935年7月起,範長江作為《大公報》旅行記者的沿途見聞,嚮讀者真實地還原當時中國工農紅軍長徵的情況,《大公報》於1936年8月將其通訊集冊齣版,在中國的通訊史上具有重要的裏程碑意義。在《中國的西北角》中,範長江用生動的文字真實還原瞭當時中國西南、西北地區的時局狀況。全書由一係列的通訊結集而成,這使得書中描寫內容客觀真實,較少夾雜作者自己的觀點。書中包含中國國內第一次在報紙上公開如實報道工農紅軍長徵的通訊,它也讓人們在獲得對紅軍正確的認識方麵有著不可取代的積極意義。書中所涉內容廣泛,描繪的人物形形色色,既有軍政要人,又有山川小民,涵蓋瞭從社會上層至底層的各種人物的生活。這本書同時也揭示瞭當時國內日益尖銳的民族矛盾、民族壓迫的問題[3],深入透徹的分析和獨到的見解,大大震動瞭當時的新聞界。另外,1938年日本的鬆枝茂夫翻譯瞭本書。所製成的日譯版,使得範長江揚名海外,進一步擴大瞭他的影響力,20世紀30年代《中國的西北角》一版再版,産生巨大影響,獲得轟動性的成功。與當時的“西北開發”策略相襯而生,對於揭露當時社會黑暗、吏治腐敗、民族矛盾等問題均有重要的意義。
本书是范长江的成名作,当年作为《大公报》的通讯员完成了大西北环游后,完成了这本西北见闻录式的游记,在当时的国人中堪称首次。抛开日后戴在范长江头上的种种红色光环不提,其实当年他在书中的很多看法很有意思,如果放在建国后的确有些不妥。不过范长江坚持新闻人的操行,...
評分杨泽斐:从勇猛到颓废 ——大清蒙藏征服秘籍 一 腐朽、腐败、丧权辱国,“嘉定三屠”、“鸦片战争”,在我们的记忆力,有太多关于清朝的负面记忆,再经过辛亥革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启蒙渲染,大汉族主义压抑已久的情感喷涌而出,时至今日,作为异族统治中国的记忆仍然...
評分弄清历史背景对读这本书很重要。只有知道在何种社会环境下写出的,才能更加深刻明白作者的所思、所见、所写。 1935年7月范长江开始了中国西北地区的考察旅行,这时,中国工农红军正在进行两万五千里长征.,由于国民党反动派专横的新闻封锁,红军的情况很少为一般外界民众...
評分无论从游记的角度 还是记者观察的角度 都算本有意思的书 不枯燥且作者相当有才气 具有引用经典信手拈来的能力 近乎于徐霞客游记那种感觉 但又有不一样的地方 例如作者有那个时代人同有的比较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情节 让我感兴趣的是其中一些评论细节 让人能够从一个侧面了解民国时...
評分一、“第一”太重要了 读了这本书之后,一直只闻大名的牛人范长江终于不再停留在传说中了。想不被人忽悠只有一个途径,凭着自己的眼和耳去观察,再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 8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的编辑前言说范先生“第一次如实报道了工农红兵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揭开了当...
寫盡舊中國慘景……
评分範長江和蕭乾都是那個時代眼光獨到有啥說啥的典範。
评分範長江和蕭乾都是那個時代眼光獨到有啥說啥的典範。
评分煙毒盛行、道路破敗、高利貸橫行、民族問題嚴重、棄村流亡者眾……80年前的記錄語態與現在沒有大隔閡,看完這本書纔真正明白宣傳語句中舊中國的“積貧積弱”為何意。
评分沒怎麼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