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约翰·格雷(1798-1850)的代表作,写于1825年。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他对幸福的看法,认为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论是对物质的需求还是对精神的需求,都不能得到满足,因而都是不幸的,而这种不幸是劳者不获、获者不劳造成的。因此,他利用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尖锐地批判了地租和资本的剥削行径,要求把劳动者所创造的财富全部归还给他们。格雷的这一宝贵思想,曾受到马克思的赞扬。
一、格雷的设想 格雷以为,如果把全社会的人都组织起来,给每个人都安排一份工作,让每一个劳动力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量,并充分利用机器和新发明,就能生产出大量的财富,然后把这些财富均分到每一个人手中,那么全社会就能共同富裕,所有人的需求都能满足,到达人类幸福。 ...
评分一、格雷的设想 格雷以为,如果把全社会的人都组织起来,给每个人都安排一份工作,让每一个劳动力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量,并充分利用机器和新发明,就能生产出大量的财富,然后把这些财富均分到每一个人手中,那么全社会就能共同富裕,所有人的需求都能满足,到达人类幸福。 ...
评分读书笔记386:人类幸福论 19实际初期,英国机器吃人最严重的时刻,工人阶层生活极度困难,格雷在这个时期思考了英国的制度问题,支持欧文的设想,由此写下这本册子。 主题思想一是土地所有权,他认为土地是全人类共同所有的,不存在谁可以占有土地剥削别人,第二他反对通过资本...
评分一、格雷的设想 格雷以为,如果把全社会的人都组织起来,给每个人都安排一份工作,让每一个劳动力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量,并充分利用机器和新发明,就能生产出大量的财富,然后把这些财富均分到每一个人手中,那么全社会就能共同富裕,所有人的需求都能满足,到达人类幸福。 ...
评分一、格雷的设想 格雷以为,如果把全社会的人都组织起来,给每个人都安排一份工作,让每一个劳动力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量,并充分利用机器和新发明,就能生产出大量的财富,然后把这些财富均分到每一个人手中,那么全社会就能共同富裕,所有人的需求都能满足,到达人类幸福。 ...
空想主义的代表作了吧
评分本书可以作为一个例子验证John Stuart Mill描述的一个观点。
评分太理想主义和想当然、分类看的人不知所云、社会无用成员的界定也分类非常想当然。单纯从逻辑推导出的“因为无知”的结论、大家很乐意劳动得到合理报酬更是没有考虑到人性、只顾自说自话。至于供给不足是由于需求不足而需求不足源于竞争更是扯。仔细一读到处都是槽点——而且最后还挖了个坑= =
评分五分钟速读系列……能把人分那么多类也不容易
评分本书可以作为一个例子验证John Stuart Mill描述的一个观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