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弗里德曼是《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曾三次赢得普利策奖。在其1999年出版的经典著作《了解全球化:凌志汽车与橄榄树》当中,他提出了新科技和全球化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引发了西方学界一场关于全球化问题的大争论。他认为现在的社会必定抵挡不了全球化的浪潮,全球化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在《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出版之前,他已经是美国公认最有影响力的新闻工作者。
★对世界经济及商业最富洞察力和预见性的巨作!
★被比尔·盖茨、等全球商业领袖顶礼膜拜的里程碑作品
★唯一一位3次获得普利策奖的财经作家
★连续64周销量位居亚马逊书店十大畅销书之列
★全球销售近1000万册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推荐
★IBM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周伟焜强烈推荐
★IBM全体员工人手一册
★《金融时报》与高盛2005年度最佳商业图书
[前所未有的全球化]
弗里德曼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世界未来的方向,“全球化3.0”将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经济、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每个人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生存的方式。不论是政府部门、商业部门、社会部门,各行各业的管理者、员工还是自由职业者,概莫能免。新一波的全球化,正在抹平一切疆界,世界变平了,从小缩成了微小。
在本书中,弗里德曼还剖析了十股造成世界平坦化的重要力量,启发人们思考,当前的潮流,对国家、公司、团体或个人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
[全球化的三个阶段]
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弗里德曼将全球化划分为三个阶段。
○“全球化1.0”主要是国家间融合和全球化,开始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时,持续到1800年前后,是劳动力推动着这一阶段的全球化进程,这期间世界从大变为中等。
○“全球化2.0”是公司之间的融合,从1800年一直到2000年,各种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从蒸汽船、铁路到电话和计算机的普及,这其间因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而被迫中断,这期间世界从中等变小。
○而在“全球化3.0”中,个人成为了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障碍。软件的不断创新,网络的普及,让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和印度的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
[权威评价]
伟大的著作的一个标志就是它可以使你从新的角度来看世界,弗里德曼的这本书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斯蒂格利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这本一年来全球最畅销的商业书籍以丰富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益处,提出了现代商业课题中最令人瞩目和引人入胜的真知灼见。弗里德曼是当之无愧的获奖者。
——《金融时报》与高盛年度最佳商业图书评委会评语
《世界是平的》英文原版
《世界是平的》英文原版第三版
世界是平的,一本据说很火爆的畅销书。听说过蛮长时间,但总觉得标题蛮怪:难道到今天还有人怀疑地球不是圆的么? 于是很居心叵测的怀疑是标题党作祟,无视之。 直到前段一好友决定再次起航北漂,留下一堆杂物与我,其中便有此书中文版。他说不错值得一看,友人推荐又是免费之...
评分1. 去年夏天,正是最热的时候,一港姐来京公干。一天谈下来,精疲力竭,口干舌噪,心情很是不爽。当港姐笑咪咪地说晚上一起吃饭时,我脱口而出: “不去!” 还是人家特区的素质高,根本不和我一般见识,一边说遗憾一边就递过来一份包装异常精美礼品。 ...
评分鉴于此书在全世界的热度,我是带着崇敬的心情拜读的。 可惜只开了个头,10分钟后我就拜不下去啦,接下去就是采用速读大法,用5个小时就看完了。 反正我知道作者的意思:世界因为网络而改变,在未来,印度跟中国的潜力巨大,因为网络,所以世界也就变平了。 看完之后,我有一个...
评分犹记得 当初美国的“X一代”曾被他们的父兄辈们定义为 浅薄,易变,懒散,不忠诚和没有理想, 同样在我们的父辈中,鲁迅先生也曾说过, “中国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 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 见胜兆则纷纷聚集, 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七十年过去了, ...
评分世界是平的。“平”即指“全球化”。 本书的副题是“二十一世纪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作此书时,本世纪的第五个年头当尚未完结,作者弗里曼就急吼吼地要来个盖棺论定——难怪那许多书评人看不惯他。书评人的另外一个主要批评,是说书中的观...
全球化,外包我身在其中。
评分也是名气太大了的原因 不能不读
评分很贵,再图书馆偷偷读
评分很贵,再图书馆偷偷读
评分装装文化人...还真就读不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