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蒂利,撰写和主编了大量有关政治过程、不平等以及欧洲史等方面的论文与作品,同时出版了20多部学术著作。蒂利曾在特拉华大学(University of Delaware)、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多伦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密歇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任教,并开展学术研究。目前,蒂利是哥伦比亚大学的约瑟夫·伯滕威泽(the Joseph L.Buttenwieser)讲座教授。
谢岳,1990年、1995年于苏州大学先后获得法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学位,1998年进入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攻读政治学专业博士学位,2001年获法学博士学位,2001-2003年进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作研究员。现任职于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比较政治系副教授。2000年以来在《当代中国研究》(美国)、《二十一世界》(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政治学研究》、《学术月刊》、《复旦学报》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出版多部著作:《现代国家的治理逻辑》(与程竹汝合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曾主持多项国家与省部级课题:《社会整合:二十一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使命》,《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等。2006年8月-2007年8月,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访问学者。目前,主要从事社会抗争与政治转型研究。
本书在广泛吸收有关论争政治的各种理论和经验资源的基础上,主要做了三件事:1、建立了思考集体暴力的方法,并说明集体暴力的种类和变化;2、辨别促使集体暴力发生和变化的机制与过程;3、披露各国有代表性的集体暴力事件来详细说明作者的观点。集体暴力行为是危险的,但是又是难于避免的,本书可供研究集体暴力的学者借鉴,也给非暴力政治斗争倡导者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不像一般的技术处理,这本“中文版”过滤掉了原著中几乎所有与中国有关的内容,也许这并非译者的本意,遗憾的是,这么多处的翻译改动却未在书中做出任何哪怕是间接的说明。此外,本书的翻译水平也确实不敢恭维,建议对本书感兴趣的朋友直接上Google Books看英文版。
评分为什么不同的政治制度(比如民主的和威权的)在集体暴力的水平和形式上会有如此大的差别?比如我们经常看到游行示威合法化的民主国家,更多的是和平非暴力的形式;中东地区则是经常发生血腥的集体暴力冲突;此国的集体暴力形式则更多地体现在政府层面上,是一种系统性的客观暴...
评分断断续续,慢慢游游终于看完了查尔斯·蒂利的著作《集体暴力的政治》。大体内容基本忘记了,我就是这样,眼睛对接触到的信息是左眼输入右眼输出,基本不会在大脑引起什么反应。只记得查尔斯·蒂利是摩尔的高足,蒂利的文风与摩尔也颇为相似,行文连贯,深入浅出,论证严谨,政...
评分 评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昨天表示涉日游行示威完全是"公众的自发行为",但众所周知中国游行示威的合法申请手续无比复杂,申请基本不会通过。而观察人士也注意到,警察和身穿便服的疑似示威者坐在同一辆汽车上,到达目的地后警察还会与这些示威者面授机宜。当然,参与游行的除了"官方代...
研究社会运动的经典作品!
评分减星在翻译上。。。有些地方很无语~~~
评分虽然作者表示他这本书是写给公众看的,但写得并不好读,感觉比较零散,也没有特别精彩的语句。
评分研究社会运动的经典作品!
评分全书陈述了大量的暴力事实案例,解决了四个问题:集体暴力的集中取决于物质资源和参与者组织支持的波动。不确定的激励手段使得非直接伤害成为集体暴力。制度不同暴力程度不同,而这些都取决于集体暴力的协同性和显著性。有关于边界的概念非常重要。笼统而阅之,翻译何其之烂,大概误读很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