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亦楊,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人文學院外國美術史教研室主任,悉尼大學美術史碩士、博士,國傢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重點項目“西方現代視覺文化與藝術研究”負責人,2011年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纔支持計劃獲得者,主要從事西方美術史、西方現當代藝術研究和教學,多次應邀參加“世界美術史大會”作藝術史研究方麵的英文學術講演,著有《後現代之後》、Chinese Modern Art 1980s & 1990s(USA)等。
《後現代之後:後前衛視覺藝術(修訂版)》幫讀者解答為什麼當代藝術中齣現瞭許多令人恐怖的作品?為什麼有的作品中甚至有鮮血、爛肉?這還算是藝術嗎?難道令人震驚是藝術的目的嗎?藝術界究竟發生瞭什麼?在前衛藝術再次獨占鰲頭,繪畫“死亡”瞭很久之後,它怎麼又迴來瞭?現代博物館如何展示這些新的作品?理論如何解讀這些作品?新的美學觀念形成瞭嗎?等相關後現代相關問題。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範文在此
评分挺搞笑的一本書
评分YBA和它們所代錶的後前衛繼承瞭前衛藝術中以杜尚為代錶的震驚美學的特點,同時又不避免地承繼瞭前衛藝術與生俱來的問題:不可能使震驚藝術的效果持久化。它以挑釁為目的,因而單調而缺乏美學深度;它在理論上以接近大眾為口號,但在現實中卻往往並不能被大眾真正理解和接受。前衛藝術可能陷入陳腐、重復、毫無形式意義的故意“震驚中産階級”的遊戲之中,而這種藝術隻不過齣於青少年反叛的天性,並且受到商業社會的利用,而不是真正齣於藝術的考慮。盡管YBA錶現瞭反商業社會和博物館體製的姿態,但是他們的藝術作品還是在現有的商業市場和藝術體製中運作,其自身也是商業社會的産物,這再次證明瞭後現代藝術自相矛盾的本質:它既反對資本主義後工業化商品社會以資本為中心的體製和意識形態,同時又無法擺脫這種體製所賦予的行為邏輯。
评分根本沒人敢寫書評係列,哈哈哈哈
评分作者的關注點在YBA、關係藝術和新世紀初繪畫迴歸之上。有一點狹隘但值得瞭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