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本着还民众“历史真相”的目的,在大量丰富的中国与前苏联历史档案的基础上,对1917-1991年间的中苏关系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特别是对中苏关系中的许多重大事件,如苏联与中国革命、中苏同盟建立、中苏分裂与对抗、中苏关系正常化等做出了新的诠释,澄清和揭示了不少以往由于种种原因被扭曲和被遮蔽的历史片段,是目前国内学术界第一部完整反映中苏关系复杂曲折历史全过程的权威力作。
由于特别的地理原因,苏联(沙俄)对中国一直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如书中所说,历史上有两个国家侵占中国领土最多,一个是日本,一个是苏联(沙俄)。前者因为战败而归还,后者则没有。中苏关系几乎经历了当今世界各种国家形态的全部变体:从一般的国家关系,到亲如兄弟的战略...
评分我理解,作者们的本意,如书名所示,是写一本中苏两“国”的关系史,并试图批判“党”“国”不分的双边关系错误。不过,三卷读下来,感到作者们往往不自觉地回到以“党”代“国”的老套路上去,叙述当中,更侧重于党争,而忽略国争。当然,整个中苏关系史,是绕不开党争的(无...
评分虽然有点贵,而且买完了就碰到降价。 四位作者里的沈志华和杨奎松的书都读过,印象都非常好。前者的《毛泽东斯大林和朝鲜战争》里的一句判断,甚得我心,即战争爆发前夕,三八线南北都有武统的意图和挑衅行动,谁开的第一枪其实并不重要。后者的《革命》套装洋洋洒洒,特别是对...
评分从1921年开始到1966年结束,苏联是对中国政局影响最大的国家,可能还没有之一。 苏联成立以后,同时在和中国的四股势力打交道,以谋求国家和意识形态的扩张。 1、北洋政府,因为北洋政府在当时还是中国的合法政府,有很多事儿必须得跟北洋政府谈,这是公司对公司的业务,相当...
精彩之极,就好像看50万字的长篇,爆了不少猛料,中国的北逃事件和核弹工程,沈志华的文章最佳,杨奎松次之,其他就一蟹不如一蟹了。
评分这样的书都能出版,真是太自由了。
评分本书采取了一种奇怪的主题式结构,有点近似于纪传体,即非严格按照时间为序。以史纲的标准,本书罗嗦且混乱,这不能简单地用意识形态的原因来辩解。由于涉及到赤党的历史起源问题,杨奎松部分行文有些乱,但已经算是国内出版的极致了,这样情况下依然可以看到相当多的令人震惊的内容!沈志华的论述很扎实,史实分析和资料运用都很见功力,清楚透彻不罗嗦。在国内沈对朝鲜战争的分析可以说是第一人了。李丹慧和鸾景河的论述有明显的人民日报的正确性和环球时报的无畏精神和撒娇气质。本书只读前两大部分即可。【馆藏分类号:B829.5128】
评分线索比较清晰。
评分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