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义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哲学 人生 牛津通识读本 特里-伊格尔顿 思想 英国 *译林·牛津通识读本* 伊格尔顿
发表于2025-04-09
人生的意义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当然也无需指望别人能够告诉你什么是人生的意义,阅读本身是反思和探寻的过程,那些哲人的观点和历史的经验。作者的行文颇为随性,很容易稍不留神就在恍恍惚惚的文字里不知所云的读了几段或者几页。想来举重若轻多元的讨论问题也是造诣。感觉自己还是读的有些走马观花,有些简单却让人茅塞顿开的想法合上书也遗落的同时也遗落的不少了,找机会还是要重读啊。
评分伊格尔顿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指点我们留意“人生意义”这头巨象的方方面面,在侃山和讲段子之余,不动声色地把好些思想武器塞到我们手里。给出上乘译文的新伟兄也辛苦了。
评分“这一分钟我站在何地,怎么竟和你活在一起”。人生是重重偶然性的组合,我们在时间之外的全部不确定性中试图发明其意义。伊格尔顿对“意义”的哲学、语言学分析很精辟,后面论述人生的部分则似太仓促。我总觉得超越了功利层面的幸福与爱终将无限膨胀以至无法计量,最终变成和“意义”一样的怪物:|
评分人生终极意义xx,知道的人自杀了,不知道的永远不知道
评分伊格尔顿隐秘地表达了一个真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幸福观,但他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在何种程度上,用何种方法,我们能够避免对“The Other”的恐惧和排斥从而拒绝利维坦?
作者
特里•伊格尔顿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约翰•爱德华•泰勒”英语教授,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近年出版的著作包括:《神圣的恐怖》(2005)、《英国小说导论》(2004)、《理论之后》(2003)、《温柔的暴力:悲剧的观念》(2002)、《文化的观念》(2000)、《后现代主义的幻象》(1996)、《文学理论导论》(1996年第2版、1983年第1版)等。
序言作者
邓晓芒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德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专攻德国哲学,亦研究美学、文化心理学、中西文化比较等。著有《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句读》、《冥河的摆渡者——康德〈判断力批判〉导读》、《灵之舞——中西人格的表演性》、《人之镜——中西文学形象的人格结构》、《灵魂之旅——九十年代文学的生存意境》等,译有康德三大批判(杨祖陶校)等。
我们都曾对人生的意义感到困惑。这个问题是否有答案?答案是否取决于我们?或者它不过是一个伪问题?在这部充满睿智和生气又能激发思考的作品中,特里•伊格尔顿展现了许多世纪以来的思想者,从莎士比亚、叔本华到马克思、萨特、贝克特,对人生意义问题的探索。作者知道,“本书的许多读者很可能会像怀疑圣诞老人的存在一样怀疑人生意义”,但同时又认为,在需要寻求共同意义的当今之世,我们有必要回答这个所有问题背后的问题。
人生的意义,这样一个主题既适合疯子来写,也适合喜剧演员,我希望自己宁可是后者而非前者。 ——伊格尔顿 刚拿到这本不满100页的小书时,我不禁为伊格尔顿担忧:如此庞大的问题,要想在这样的篇幅里严肃地加以论述...
评分作者:加里·R·霍尔(Gary R. Hall) 只有像英国学者特里·伊格尔顿那样的文学和文化批评家才会有勇气撰写一本不到二百页的书,并将其命名为“人生的意义”。 伊格尔顿在文学界久负盛名,作为“童言无忌”(enfant-terrible)的理论辩护者(正如其后来的批评),伊格尔顿最近...
评分作者:诺曼·格拉斯(Norman Geras) 一 大多数人不会尝试用短小的篇幅去回答“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这样文章大多高举旗帜,空洞无聊,没有什么说服力。但伊格尔顿仍然写了这样的文章,并且完成得很好。他达到了他的写作目标,将问题处理得“明快又清晰”。通过广泛的...
人生的意义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