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把罗伯特·穆齐尔与卡夫卡、普鲁斯特、乔伊斯并列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伟大作家。罗伯特·穆齐尔(1880—1942)奥地利小说家,生长在一个颇有名望的家庭。17岁进维也纳军事技术学院,1903年进柏林大学攻读哲学、心理学、数学和物理。190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06年出版长篇小说《学生特尔莱斯的困惑》获得好评。获博士学位后放弃在大学任教机会,选择了作家的职业,后又出版短篇小说集《协会》、《三个女人》以及剧本《醉心的人们》等。1930年出版潜心十年创作的巨著《没有个性的人》第一卷,1933年又出版了第二卷。希特勒上台后,他开始了流亡生活。1936年因中风险些丧命,由于疾病缠身,终未完成这部巨著。穆齐尔生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五十年代后随着《没有个性的人》重新出版,他才引起西方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八十年代西方掀起穆齐尔热。
我想请教一下懂德语的同学,这本书翻译得如何?反正我看中文,一些长句看得我一头雾水。作为中文起码是有些不通顺的。上下厚厚两册60元,还大老远带到国外来看,后悔了。
评分永远结不了题的灵魂科研报告。说是未完成的小说,但在写到这里也算尽了。努力想做点什么的平行运动逃向诗,阿加特逃回自己,阿恩海姆终究只是片怀抱着实用主义的中庸的云,狄奥蒂玛彷如波心意外苏醒过还是不得不老实呆在自己的生活里。小拉喜儿的崇拜败给现实,激情一旦履行即...
评分读到11页,有些话憋不住。 拿到书,先翻开了译后记,留下的印象是“这本书好,但不是很好读”。 果然,正文才读一段,就觉得吃力,不知是不是翻译的问题,句子前前后后看得似懂非懂。但读到段尾,莫名地读出一股浓浓的我深爱的喜感…我想,也许作者就是这风格吧。再往下看,...
评分读到11页,有些话憋不住。 拿到书,先翻开了译后记,留下的印象是“这本书好,但不是很好读”。 果然,正文才读一段,就觉得吃力,不知是不是翻译的问题,句子前前后后看得似懂非懂。但读到段尾,莫名地读出一股浓浓的我深爱的喜感…我想,也许作者就是这风格吧。再往下看,...
评分读到11页,有些话憋不住。 拿到书,先翻开了译后记,留下的印象是“这本书好,但不是很好读”。 果然,正文才读一段,就觉得吃力,不知是不是翻译的问题,句子前前后后看得似懂非懂。但读到段尾,莫名地读出一股浓浓的我深爱的喜感…我想,也许作者就是这风格吧。再往下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