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克莱(George Berkeley,1695~1753)
近代西方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鼻祖,是英国唯心主义经验论心理学思想的主要代表,其空间知觉学说对心理学有重要贡献,影响马赫主义、实证主义,并促进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发展。
贝克莱出生于爱尔兰的一个乡村绅士家庭,曾经在都柏林三一学院学习和任教,后任该院研究员。他还在北美洲等地进行过传教活动,回国后担任爱尔兰克罗因地区主教。主要著作有:《视觉新论》(1709)、《人类知识原理》(1710)等。
贝克莱主要生活在18世纪上半叶英国革命后进一步牢固统治的时期。他极力维护宗教,教诲民众内心忠诚,并把自己的哲学论证与宗教信仰结合起来,提出了存在就是被感知(esse is percipi)这一著名的哲学论断。
原书1710年出版。书中集中阐述了贝克莱(旧译柏克莱)的非物质主义哲学,认为只要否定了物质的客观存在,就可以驳倒唯物主义,“移掉”无神论的基石。认为人们通常所说的事物只是观念的集合,观念存在于感知者心中,提出“存在即被感知”的唯心主义基本原则,宣称物质实体并不存在,而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为了避免唯我论,他肯定观念来自上帝,并认为观念的存在就证明上帝存在。
总以为贝克莱的观念只是与人相关,却不知其更与上帝相关。“存在即被感知”不仅是被人所感知,也是为上帝所感知,上帝的感知才是观念存在的最终保证。另外傅有德《巴克莱哲学研究》也值得一读。 这本书是在孔夫子上买到的,73年到现在没再版过,实在遗憾,因为实际情况并不是如...
评分 评分《人类知识研究》是贝克莱的主观唯心论体系,贝克莱的主观唯心论是建立在感觉论的基础上的。承认感觉经验是认识的源泉,本是英国唯物论奠定的认识论原理。贝克莱歪曲利用了这一原理,沿着从思想、感觉到物这条唯心的路线,建立了他的一整套的主观唯心论。“物体是观念的集合”...
评分 评分总以为贝克莱的观念只是与人相关,却不知其更与上帝相关。“存在即被感知”不仅是被人所感知,也是为上帝所感知,上帝的感知才是观念存在的最终保证。另外傅有德《巴克莱哲学研究》也值得一读。 这本书是在孔夫子上买到的,73年到现在没再版过,实在遗憾,因为实际情况并不是如...
前半本还在想怎样自圆其说,后面发现果然不该对经验主义抱有期望
评分贝克莱一不反对共相,二不反对实存,他反对的是抽象的共相和绝对的实存。换言之,他不反对物而是反对唯物。所以他敏锐的看到了极端的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唯科学者对道德和宗教进行“实证”“抽象化”所导致的危害。在他看来,如果人能感知道德,道德即存在;能感知上帝,上帝亦存在。我欲仁斯仁至矣
评分老乱的书,说得很清楚了
评分没有读下去。开头的前言把我恶心地读不下去。看看出版年代才知道,原来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出版的,也就难怪前面会有那么恶心的前言了。
评分还是个上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