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斗:方生与未死》内容简介:虚妄是人造的。构筑华丽或壮烈的故事,始作俑者往往宣称这就是正义;追随者多半出于思维偏激,某些人则渴望从中分一杯羹。从学术文化层面看,谎言是渣滓,最终会变为社会发展的绊脚石。把谎言奉若神明,不过是社会病态的表征。多年来,袁伟时教授参与了戳穿这虚妄的泡沫的全过程,有时招致始料不及的反应。不过,说的是陈年旧事,结论有根有据;没有亵渎自己的良知,维护的是自己的尊严;追求的是迟来的中国梦:人人可以自由说话、自在生活,以文明和蓬勃创新的高大身影赢得举世尊重的一流大国。
袁伟时:中山大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近代中国。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哲学史稿》《晚清大变局》《中国现代思想散论》《路标与灵魂的拷问》《告别中世纪——新文化运动文献选粹与解读》《近代中国论衡》《中国的历史教科书问题》《大国之道》《文化:中国与世界》《昨天的中国》《文化与中国转型》等。
杨连宁在《中国领袖出门,应当首访美日欧》一文中,以邓小平当年首访美日而交友,并给中国带来长达二十多年稳定和发展期的外交魄力和政治智慧为例,从大国外交应该理性务实的角度,认为新的国家领导人应首访代表主流文明的美日欧等国。 杨连宁的文章说的是一个外交策略的...
评分为《新京报 书评周刊》2013年失望之书写的一篇小稿。需要申明的是,本人对袁伟时先生还是敬重的。 《缠斗》之弊:缺乏论据与新意 这是袁伟时先生两年来的第三本访谈、演讲集了,内容依旧是对近代史的重述。袁先生在书中一再强调,他所做的是学术研究...
评分“虚妄是人造的。构筑华丽或壮烈的故事,始作俑者往往宣称这就是正义;追随者多半出于思维偏激,某些人则渴望从中分一杯羹。从学术文化层面看,谎言是渣滓,最终会变为社会发展的绊脚石。把谎言奉若神明,不过是社会病态的表征。” 看简介一直想读,从历史走进现实,应该是很...
评分“虚妄是人造的。构筑华丽或壮烈的故事,始作俑者往往宣称这就是正义;追随者多半出于思维偏激,某些人则渴望从中分一杯羹。从学术文化层面看,谎言是渣滓,最终会变为社会发展的绊脚石。把谎言奉若神明,不过是社会病态的表征。” 看简介一直想读,从历史走进现实,应该是很...
评分为《新京报 书评周刊》2013年失望之书写的一篇小稿。需要申明的是,本人对袁伟时先生还是敬重的。 《缠斗》之弊:缺乏论据与新意 这是袁伟时先生两年来的第三本访谈、演讲集了,内容依旧是对近代史的重述。袁先生在书中一再强调,他所做的是学术研究...
真是个如假包换的大右派啊。很多观点有启发性,但作者的现代文明观存质疑。
评分未见编辑之功,只是简单汇集,重复的话太多
评分水
评分由于是文章与访谈的选编,内容有些重复之嫌,不过观点还是很有启发性的。比较欣喜的是为北洋政府基本翻了案。五四其实和六四的性质没有不同,可以看看当局的反应吧,也许后世会觉得后者更加的可歌可泣吧
评分我对袁伟时这样的近代史学者抱有一种偏见,总觉得他们是作家而不是历史学者。这本书呢,主要是作者见诸报刊文字的合集,通俗却也没有什么学术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