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与逍遥

拯救与逍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小枫,1956年生,四川重庆人。1978年入四川外语学院,获文学士学位;1982年入北京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1985年到深圳大学中文系任教;1989年入瑞士巴塞尔大学,获神学博士学位。 1993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学术总监、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荣誉研究员。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小枫
出品人:
页数:479
译者:
出版时间:2007-8
价格:34.80 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1755273
丛书系列:刘小枫集
图书标签:
  • 刘小枫 
  • 哲学 
  • 拯救与逍遥 
  • 宗教 
  • 文化 
  • 随笔 
  • 信仰 
  • 神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讨论的主题是:是人类精神冲突的价值问题以及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之可能。

作者通过与东西方精神史上的哲人、诗人的个体相遇和对话,其实质在于:从中国人的立场,讨论承担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的不同的价值和道路之可能。

作者从拯救与逍遥这两个维度向我们描述了:为人类提供巨大精神支持者——总是那些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的绝望者。而绝望者之所以绝望,是因为他真正地热爱生活。在无情的谎言世界里,也许只有绝望才是真实的。在绝望与希望之间,作者选择了绝望。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我在《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的“读书报告”中基本上交代了自己与刘小枫先生的“学术因缘”。文字末尾有这么一截:至于(毕业)论文选题中的“意象”与“理想”,代表了我这么一个身处世纪转折点的八○后的学问态度。高中诗歌教学中给学生诠释“意象”常以“物象”为对照...  

评分

刘小枫的《拯救与逍遥》我是隔了一年分两次看完的:一年前的那一半看得有点勉强,一年后的这一半看得比较入迷。我想这绝不是由于书的前后两部分截然不同——一本书本身就不可能有这样的差异——而是我这一年来的变化造成的。这一年来我经历了太多的东西,遍尝了人生的悖论,再...  

评分

1)本我,自我,超我的冲突的解决,一是满足本我的需求,恶的放纵,虚空。二是压抑超我,即停止追问绝对的超越,以减轻不得的苦楚,超然。 人依靠自身确立意义,要么承受恶与虚无,在荒诞中游荡,要么自杀。或者以审美的超然沉浸在人世,不去追问绝对的精神,以此自欺。而基督...  

评分

最近真的处于纠结的惶恐的状态,不仅仅是因为意识到人活着的虚空的状态,更是因为意识到人的局限,在自然面前,人到底算什么?脆弱不受保护地来,艰辛而又充满不确定性。 我们现在面临着这样的窘境:并不是所有人都在思考或者愿意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在这样一个物质充盈的世界...  

评分

在《拯救与逍遥》中,刘小枫认为: 文化研究有两种不同的层次,要么考察文化的历史事实,要么寻访文化历史事实中所蕴含着的对现世个体生命的意义。就前一种层次的探究来说,把历史中的精神作为博物馆中陈列品没有什么要不得。这种探究并非一种精神行动,因而有理由固守历史的...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的姿态太像传教士了,整个立场倾向性太明显,死命要convert读者……披着哲学外衣的神学……实在不能理解作者这种姿态。

评分

不知中亦不知西,新版南海康圣人乎~~~本书最精彩的部分倒是倪为国的编后记

评分

辣鸡,不具备学理性,实际上和余秋雨的那些“文化散文”算是比较像,文笔还不如人家余秋雨。这书评分都能这么高,暴露了豆瓣文青的真实水平。

评分

如今的刘小枫早已从“中西之争”转向了“古今之争”,其思想倾向较之当年已大有不同。《拯救与逍遥》确实是部奇书,个人认为书中提出的问题和提问的方式比之其解答更重要。

评分

不知中亦不知西,新版南海康圣人乎~~~本书最精彩的部分倒是倪为国的编后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