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与逍遥

拯救与逍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小枫,1956年生,四川重庆人。1978年入四川外语学院,获文学士学位;1982年入北京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1985年到深圳大学中文系任教;1989年入瑞士巴塞尔大学,获神学博士学位。 1993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学术总监、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荣誉研究员。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小枫
出品人:
页数:479
译者:
出版时间:2007-8
价格:34.80 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1755273
丛书系列:刘小枫集
图书标签:
  • 刘小枫 
  • 哲学 
  • 拯救与逍遥 
  • 宗教 
  • 文化 
  • 随笔 
  • 信仰 
  • 神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讨论的主题是:是人类精神冲突的价值问题以及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之可能。

作者通过与东西方精神史上的哲人、诗人的个体相遇和对话,其实质在于:从中国人的立场,讨论承担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的不同的价值和道路之可能。

作者从拯救与逍遥这两个维度向我们描述了:为人类提供巨大精神支持者——总是那些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的绝望者。而绝望者之所以绝望,是因为他真正地热爱生活。在无情的谎言世界里,也许只有绝望才是真实的。在绝望与希望之间,作者选择了绝望。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尼采说:“上帝死了”,福柯也说:“人死了”。   十字架还在。十字架上的真还在,它需要人去觅寻。十字架上的信仰关注的是作为人的个体生存的彼岸在体性。走向十字架上的真,人才能走出精神的困境……

评分

1)本我,自我,超我的冲突的解决,一是满足本我的需求,恶的放纵,虚空。二是压抑超我,即停止追问绝对的超越,以减轻不得的苦楚,超然。 人依靠自身确立意义,要么承受恶与虚无,在荒诞中游荡,要么自杀。或者以审美的超然沉浸在人世,不去追问绝对的精神,以此自欺。而基督...  

评分

1)本我,自我,超我的冲突的解决,一是满足本我的需求,恶的放纵,虚空。二是压抑超我,即停止追问绝对的超越,以减轻不得的苦楚,超然。 人依靠自身确立意义,要么承受恶与虚无,在荒诞中游荡,要么自杀。或者以审美的超然沉浸在人世,不去追问绝对的精神,以此自欺。而基督...  

评分

刚刚读完修订一版,时断时续用了近5年的时间,对我这个毫无“西哲”底子的人来说,应该算是一场精神探险了。      当年买书还要跑到省会的大书店,坐5个小时的火车才能换来逛书店的乐趣,没想到这本书带给自己的却是异样的沉重感,简直令我无法消受,因为——    ...  

用户评价

评分

这个安利我不吃

评分

不知中亦不知西,新版南海康圣人乎~~~本书最精彩的部分倒是倪为国的编后记

评分

神经病

评分

刘小枫那个时候野心很大,不过就像有评价说的,他的许多立论前提都是颇可怀疑的,在他“拯救”和“逍遥”的基础上的论述有崩溃之危险。有时候虽然他自己表明要采用一种价值现象学的立场,但紧接其后的却又是一段段古今思想的罗列,这种与自己本意相矛盾之处书中并不少见。

评分

诗人古往今来都有,但为什么诗人要自杀?那是因为诗歌虽然高贵,但还超拔的不够彻底。很多人认为刘小枫在这本书中对中国传统理解的非常片面,实际上这种批评都是隔靴搔痒,因为这个问题只有顺着他本人的问题意识来理解才能得到说明。即中国传统文化无法提供出一个超拔于大地之上的精神资源,这也是屈原自杀、鲁迅绝望的原因。他们永远都是在大地上逍遥,或在大地上挣扎,无法拔着头发把自己拔到天空中去。只要承认这一点,那么无论刘小枫对中国传统的批判有多简单,或者有多么不符合传统中国的学问方式,都不要紧。而基督教正提供了这个资源。可以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