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

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德] 弗里德里希·尼采
出品人:
页数:170
译者:卫茂平
出版时间:2007-8-10
价格:19.8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1754665
丛书系列: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尼采注疏集
图书标签:
  • 尼采 
  • 哲学 
  • 瓦格纳 
  • 德国 
  • 西方哲学 
  • 经典与解释 
  • 思想史 
  • 音乐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系“尼采注疏集”之一种。

尼采在《瓦格纳事件》中将瓦格纳视为一个“事件”,意在针对世纪之交主要在法国、但也在欧洲其他地方出现的颓废派运动。瓦格纳仅被作为该运动的范例。作为摆脱瓦格纳的郑重宣告,尼采深刻地认识了瓦格纳的艺术并非颓废的使作俑者,相反是其实施者,他坚定地将其对颓废派的认识推向极致,也比较了其他的诸位后现代主义者。

同时,该书也是尼采对自己本身的克服。

《尼采反瓦格纳》是《瓦格纳事件》的某种附件。一方面,它表现了与瓦格纳的敌对立场,另一方面,对于敌手的尊敬之情亦如此明显。例如在标题“我有异议的地方”和“我敬佩的地方”下的文字。有关拜罗伊特,尼采的批判尤为强烈——作为浮夸的戏剧演出的概括,它麻醉大众,欺骗个体。尼采的认识是在最最痛苦的努力之上,亦即分裂自身乃至抛弃自身所获得的一种对真理的认识。

—————————————————————————

目录:

尼采注疏集出版说明(刘小枫)

瓦格纳事件:一个音乐家的问题

KSA版编辑说明

Puetz版编辑说明

前言

瓦格纳事件:1888年5月都林来信

附言一

附言二

附言三

尼采反瓦格纳:一个心理学家的笔记

KSA版编辑说明

Puetz版编辑说明

前言

我敬佩的地方

我有异议的地方

间奏曲

瓦格纳作为危险

一种没有前途的音乐

我们是对跖人

瓦格纳属于何处

瓦格纳作为贞洁的信徒

我是如何摆脱瓦格纳的

心理学家发言

后记

关于最富有者的贫穷

译后记

—————————————————————————

译后记

按原计划,《瓦格纳事件》、《尼采反对瓦格纳》同《偶像的黄昏》并为一卷出版。现情况有变,前两部作品在此单独成书。就它们均与瓦格纳有关,变动顺理成章。

背弃瓦格纳,在尼采生平中,是个重大“事件”。尼采曾在不同的论著中,试图对这一“不可理喻”之事,进行说明或辩解。而比较集中涉及此题的,即为《瓦格纳事件》和《尼采反对瓦格纳》。但是,通观尼采以上著述,可见这些理由常常顾左右而言他,并不怎么令人信服。其实,尼采对于此事的真正原因,始终讳莫如深。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不少以前鲜为人知的材料不断呈现,尼采所举审美或价值判断方面的缘由,往往蜕变为与瓦格纳的个人恩怨。曾有德人,仅就此事,旁征博引,写出几百页的专著。不过这是另话。

多年前造访拜罗伊特,看完瓦格纳故居后,入一雅静餐馆。墙上有一幅字,赫然入目,至今让人难忘:

Irgendwann einmal sitzen wir alle in Bayreuth zusammen und begreifen gar nicht mehr, wie man es anderswo aushalten konnte.

试译为:不知何时,我们大家聚坐拜罗伊特,就再也无法明白,以前怎能忍受别处。事后,还在一旁书店里,觅得印有这句话的明信片。据考,此言出自尼采1873年2月底给女友马尔维达·封·迈森堡的一封信。那时,尼采与瓦格纳的关系尚处“蜜月”期。可见,尽管尼采以后对瓦格纳百般“攻讦”,拜罗伊特人对他似未生气,至今还引他为荣。这是尼采的魅力所在。

本著作的法文F版注释由黄迅余博士译出,法文G版注释由姜宇辉博士译出,谨对他们的劳作,表示感谢。

卫茂平

2007年6月28日补记于上海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听瓦格纳歌剧的人脑子都有点问题的。。。包括我,虽然听的不多,但是还是能感觉到在被洗脑子。尼采什么料,我趟的住的啊~~

评分

放上篇我半个月前写的blog。一点忠告:如果你想继续听瓦格纳的话,就少看这本书。尼采和瓦格纳一样,都是太有力量、太能左右读者/听众的人。 与瓦格纳的碰撞 半个多月前我做了一件非常极致的事。我将笔记本硬盘上所有的音乐全部删除,下载了完整的《尼伯龙根指环》,卡拉扬指...  

评分

听瓦格纳歌剧的人脑子都有点问题的。。。包括我,虽然听的不多,但是还是能感觉到在被洗脑子。尼采什么料,我趟的住的啊~~

评分

听瓦格纳歌剧的人脑子都有点问题的。。。包括我,虽然听的不多,但是还是能感觉到在被洗脑子。尼采什么料,我趟的住的啊~~

评分

放上篇我半个月前写的blog。一点忠告:如果你想继续听瓦格纳的话,就少看这本书。尼采和瓦格纳一样,都是太有力量、太能左右读者/听众的人。 与瓦格纳的碰撞 半个多月前我做了一件非常极致的事。我将笔记本硬盘上所有的音乐全部删除,下载了完整的《尼伯龙根指环》,卡拉扬指...  

用户评价

评分

尼采爱音乐,我却独爱你。

评分

把勃拉姆斯也給罵了 罵的有理

评分

影响音乐、纳粹、反犹主义的主要历史事件,但是译本差了些感觉。

评分

黑得太高级了wwww

评分

简单的说这个问题是这样的:瓦格纳认为戏剧是目的、音乐只是手段,尼采本来就觉得悲剧诞生于音乐精神,按照瓦格纳的方式艺术只能走向其反面,即没有戏剧、也没有音乐,只有故作姿态与神经错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