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青,1953年生於上海,1970年至1978年輾轉贛南與蘇北農村插隊落戶,其間自習繪畫。1978年以同等學力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係研究生班,1980年畢業留校,1982年赴紐約定居,自由職業畫傢。2000年迴國,現定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組畫》,近十年作並置係列及書籍靜物係列。業餘寫作,齣版文集有:《紐約瑣記》《陳丹青音樂筆記》《多餘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續編》。
這本書是陳丹青紐約生涯的結賬,初事寫作的開端……他的生活因這本書從此轉嚮,齣現新地帶。和其它幾本書相比,陳丹青說“這本書不越界、沒脾氣,聊聊紐約、談談藝術,自然顯得雅,而久在域外,所謂生活積纍比較厚,要論寫作的閑靜與專注,也確是這本書”。初版分為兩冊,下冊多是訪談、雜稿,修訂版全部刪除。
怀着对陈丹青的兴趣,又拿纽约琐记来读。这大概是他的第一本书,写青年艺术家陈丹青对于欧美美术馆、画廊体制的观察,写他个人的观画成长史,写纽约艺术家群像。没了退步集十面作战的惨烈和愤怒,平和占了上风,因此从容起来。他在书中提到,竟然是阿城提携他提笔写字的,难怪...
評分对我来说这本书最有价值的话语来自最后一节,是作者引录所谓的大师级艺术家的“艺术人生观”,大师们当然知道艺术是什么勾当。只是当他们昧着良心说出来时,不免显得可笑,可悲。是艺术的可悲。艺术家是什么,是卖假药的商人,是活在自己意想世界中的现实主义者。我敬重那些对...
評分据说是陈丹青出的第一本书,成名的人物,第一部第二部作品多半是好的。《纽约琐记》的好,在于它的诚恳,因而真实,因而好读。 书的一半篇幅都是中间那一大篇“关于回顾展的回顾”,初看起来像是纯粹的堆砌。但细细读来能看出作者的诚恳、用心以及深厚的理解,令我感到极有收...
評分翻开《纽约琐记》,才看了序就气馁起来。当然是对自己气馁,书在几上放了多日,来来回回扫过就是不曾拿起来看。许多日子以来,一味地浮躁,一味地无聊,明明只是自己的千回百转,却以为胸怀人类了,不止气馁简直可笑。我是清醒的吗?自以为是,实则混乱而糊涂。这样一想,我果...
評分之所以题为“观”,原因有三点:其一,很简单,丹青先生把很多有名的画放在了自己的文章中,可以让读者观赏这些画,大饱眼福。其二,丹青先生在回顾展的回顾这一章节里面分析一些名画的时候用的形容词,太令人佩服。虽然我热爱艺术,并且学过一段时间的绘画,对于我这样的半瓶...
閱畢方知果然瑣碎。紀陳丹青旅居紐約一二事。和幾個朋友相識、畫廊和美術館,紐約的遊行和租房,唯幾篇大概涉及藝術觀,然既無甚趣也無深意,還是太瑣碎。
评分謝謝您!
评分用文字來錶達繪畫,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妄想。可是當我看看文字再看看旁邊配的小畫,雖然還是不懂,可是真好看啊。陳丹青總是很用力地糾纏在一些詞語的不確定的意思上,雖然他的意思大概是說並不需要那麼在乎“意思”這東西。
评分重讀一遍,發現陳丹青老師對油畫迴顧的一些見解有意思,但我對幾個不熟悉的油畫名作不大興趣~
评分在倫敦時拼命看,那麼多名作那麼多藝術那麼多理念塞滿瞭我的腦子,迴來後隻覺攝入過量,消化不良,量的積纍沒有帶來質的飛躍,所有觀察都是失焦的,所有感想都是零散的。現在隻想在去紐約繼續填鴨之前多讀點書,到時候不要看瞭白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