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重的语言 如果没有艾布拉姆斯教授精湛绝伦的细密编织,我们至今对浪漫主义一词仍旧停留在望文生义的层面上:或者将它简单地与情感至上等同起来,或者将它与夸张的想象力以及自我中心的价值取向联系在一起。似乎所有生活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艺术家,诗人和...
评分2015年4月,美国著名文论家M.H.艾布拉姆斯逝世,享年102岁。198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首次出版了他的经典著作《镜与灯》的中译本,2015年对此书又进行了再版,可以视作对M.H.艾布拉姆斯的一种纪念。艾布拉姆斯是欧美现当代文学理论家中大师级的人物,他是I.A.里查兹的学生...
评分镜与灯:一种分析图式的建立 文/斯索以 作为文学批评领域的一部经典之作,《镜与灯》简明而系统地梳理了西方文论史上“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客观说”的主要观点及发展源流,试图探讨“什么是艺术”(尤其是诗),并在这些流行的学说的基础上,综合影响文学发生、发...
评分2015年4月,美国著名文论家M.H.艾布拉姆斯逝世,享年102岁。198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首次出版了他的经典著作《镜与灯》的中译本,2015年对此书又进行了再版,可以视作对M.H.艾布拉姆斯的一种纪念。艾布拉姆斯是欧美现当代文学理论家中大师级的人物,他是I.A.里查兹的学生...
将浪漫主义传统归入理论批评坐标系一维(表现说),艾布拉姆斯教授精湛绝伦的细密编织使得美学视域内部“心灵比喻的变迁”与认识论方面的相应变化蔚为清晰:首先在十七世纪经验主义为浪漫主义奏鸣序曲;接下来的十八世纪众说汇合皆于摹仿说渐行渐远,同时伴随以画喻诗风尚的消弭,而音乐亲和力更甚;终于在十九世纪初期灯的类比取代镜子隐喻,即心灵是太一或至善流溢的源泉,艺术成为人与自然的中项。
评分将浪漫主义传统归入理论批评坐标系一维(表现说),艾布拉姆斯教授精湛绝伦的细密编织使得美学视域内部“心灵比喻的变迁”与认识论方面的相应变化蔚为清晰:首先在十七世纪经验主义为浪漫主义奏鸣序曲;接下来的十八世纪众说汇合皆于摹仿说渐行渐远,同时伴随以画喻诗风尚的消弭,而音乐亲和力更甚;终于在十九世纪初期灯的类比取代镜子隐喻,即心灵是太一或至善流溢的源泉,艺术成为人与自然的中项。
评分An insightful and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over Romanticism and its precedents and followers.
评分很经典,但意外的十分好读。。不过要不是老师要求我可能也不会读。。。
评分Best book of the semester.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