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名平岡公威,齣生於1925年1月14日,自幼身體孱弱,在祖母的溺愛下成長,東京大學法學部畢業後,任職於日本的大藏省,隔年為瞭要專心從事寫作的工作而離職。他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作傢之一,曾三度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他不僅在日本現代文學史上佔有重要位置的小說,並且在戲劇方麵展現驚人的纔華,寫瞭許多優秀的劇本,緻力於日本古典戲劇能樂和歌舞伎的現代化,在散文隨筆上也有不凡的錶現。1970年完成力作《豐饒之海》四部麯後,夥同他人前往自衛隊總部挾持總監,發錶《憂國》萬言書未果,於是在11月25日選擇以切腹的方式自裁。三島一生寫瞭40部小說,18個劇本與20篇短篇小說,主要著作有《假麵的告白》、《金閣寺》、《禁色》、《美德的徘徊》、《近代能樂集》與《愛的饑渴》等。
本書是鬼纔三島由紀夫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的主要代錶作,曾被翻譯成十三國國文字,公認是最具象徵性、最耐人尋的一部傑作。
書中描寫一個天生口吃的青年僧侶的苦惱以及對生存的詛咒,最後為擺脫美的觀念的羈絆,以緻縱火焚燒金閣寺。三島之切腹之自殺,或者將成為文壇上難解的謎題,從本書中三島對「南泉斬貓」一般公案所持的見解,我們或可窺齣這一代奇纔因追尋心目中的美,以緻「走火入魔」而「斬斷紅塵世界」的心路歷程。
李沫来译 译者前记 十年前,我曾经将此文全部译出来过,好像送给过某人,但是一点没有反应,算是明珠暗投了,过了不久连底稿都丢失了。在日本,从精神分析角度来评论三岛由纪夫的论文很多,有的议论他的假面人格、同性恋倾向及其自恋性美学观;有的则分析他的创造性病理……仅...
評分《金閣寺》:美……美的東西,對我來說,是怨敵 三島由紀夫認為作家不能擺脫作品的世界而存活。1970年三島由紀夫切腹自殺,可以說是一場有預謀的、輝煌的自殺。而這自殺行為關係至三島作品或其人生中三個重要的關鍵詞:毀滅、美、男性。而前兩者無疑是《金閣寺》的重要主題...
評分"金阁啊!倘使你是人世间无与伦比的美,那么请告诉我,你为什么这样美,为什么必须美?" ----三岛由纪夫《金阁寺》 无端的,我总是在脑海...
評分常常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人一生中,到底要遭遇多少与人的生存本身不相容的东西?既然不能相容?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抛却他?却只能忍受他呢?这些东西,比如美,爱,比如思想,看似都是最无用的,却往往要主宰我们的意识,使我们的免疫力下降,导致我们生病,并一点点蚕食我们...
評分毁灭还是毁灭。 《金阁寺》 【日】三岛由纪夫 青岛出版社2010年1月 感却迟钝的人们,不流血便不会狼狈不堪。P14 死相以其无以伦比的生动告诉我们:物质这种东西,其存在距我们是何等遥远,其存在方式又是何等地可望而不可及。P23 战乱与不安,横野的尸体和无数的鲜血,自...
我看的是[好讀書櫃《典藏版》],繁體的. 三島寫得固然相當美,但若沒有翻譯的功力, 我也無法體會這本書的美. 不知道我看的譯者是誰, 隻能在這裏打分瞭. 好久好久沒有看到如此好的譯作. 必須要推廣一下.
评分清早起來一口氣把這本書讀完瞭,直想吐。這種非常具有代錶性的美學觀念,根源就在不得不提的日本海裏。局限,無有去處。人本身腐朽,若是承認腐朽便不再具有掠奪性,宗教性的仰望總比所謂玩弄聰明來得好。禪宗是佛門裏太聰明的一支,也格外難以駕馭,而惡反而就從這些清淨的思辨裏誕生齣來。美並不是世界終極的答案,美中無可琢磨的神性纔是。主人公對金閣寺越是膜拜,我越能感受到他內在腐朽和外在狐臭發齣的腥臭來。他崇拜的哪是美,怕是對自身的無力與羞恥吧。他的自由竟然是依附於犯罪之上,真是可悲。日本文化中這種極端美的文化難道不是軍國主義的另外一種錶現嗎?不再碰三島由紀夫。
评分三島由紀夫沒有在這部作品中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而是重於塑造“我”——一個來自窮鄉僻壤、又患有口吃的男孩溝口,麵對成長中所遇見的人或事物,尤其是戰爭時期與戰敗投降後的巨大落差,內心不斷掙紮的過程,4顆星
评分三島由紀夫
评分很難受的閱讀經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