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陽,三聯書店“現代西方學術文庫”主編、“西學源流”叢書主編,譯有《人論》、著有《八十年代文化意識》、《中國改革的政治經濟學》(與崔之元閤編)、《古今中西之爭》等。本書是作者所寫的隨筆文章結集,分八輯,近一百六十餘篇。
本書體現瞭作者近年的主要關切即全球化時代的中國文明自主性問題,認為唯有自覺地立足於中國曆史文明的連續統中,方有可能在全球化時代挺拔中國文明的主體性。為此,本書上篇提齣瞭“新時代的通三統”問題,強調孔夫子的傳統,毛澤東的傳統,鄧小平的傳統,是同一個中國曆史文明連續統;中篇則提齣,全球化加速帶來的所謂“空間化”和“當代性”導緻文明空洞化和庸俗化的危險,對此必須自覺地拉長時間和曆史的長度來強化文明的厚度和深度;下篇論述瞭以經典閱讀為中心的通識教育主張,認為中國大學通識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於促成中國人的文化自覺即中國文明主體性意識。
甘阳向来“引而不发”,这次结集出版的的《通三统》,收了他过去的三次演讲,离现在也有些年头了。一次讲中国所谓“三十年与六十年”,一次讲“通识教育”,一次讲中西绘画。讲绘画的这个以前我没有看过,读来颇有意思,甘阳强调“两极深入”,恐怕也是他对于“重新阅读西方”...
評分 評分zz推荐的,不错的书。 看过之后觉得,最厉害的人不是满口english,更不是满口chglish的人,而是能有满口中国古典经纶,而能同时拥有很好外语工具的人。 看那么多的人追捧LV.....,以国外的时尚以为时尚,就知道我们有多么多么的妄自菲薄了。 但是,当然,好的东西,...
評分甘阳这篇通三统从他对西方文化的深刻体悟,感受到中国自身文化和传统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古代中国的传统,古代中国的传统早已融入到中国人的骨髓里了:入土也要归乡的情节情节、对国家统一不言而喻的共识等等,这种我们感到习以为常的东西,在外国人看来就觉得匪夷所了。 ...
評分一.目的 打造“中国的精英”——对中国文明具有充分文化自觉,有高度自信的有教养的中国人 二.大学的文化之根 中国大学的文化之根是断裂的 三.美国通识教育的发展 英国人文教育模式——德国模式——混合模式(本科英国、研究生德国) 哥伦比亚模式-芝加哥模式-哈佛模式-哈佛模...
在清華的演講一齣我就讀瞭文章。再讀仍覺甘大師東拉西扯、思維論亂,隻下結論,從不論證,奇思怪想,隻增笑爾!
评分一派鬍言。
评分1.通三統我看來看去就是要重估毛是麼?2.第二編不知所雲 3.大學通識教育不應像現在這樣概論無限而應該精讀原典我是大大地贊同的4.隻是最後尾聲裏麵講到人大國學院,這裏正好有個人大國學院的同學,一點都沒沾到經典氣,不禁想問:這問題真就搞搞通識這麼簡單麼?
评分沐猴而冠
评分先生,您要的稀泥已經活好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