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跃儿,知名美术教育家、油画家;李跃儿教育创始人,李跃儿芭学园创办人;后由美术教育转入幼儿教育,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特聘教授;曾为《父母》杂志教育答疑专家、央视少儿频道签约专家。
2004年,李跃儿荣获第三届中国国际家庭教育论坛“华表奖”和“形象大使”称号。
2006年荣获“2006年中国幼儿教育百优十杰””(第一名)称号。
2009年荣获“2009中国民办幼儿教育十大杰出人物”称号。
2013年1月22日,李跃儿老师作为“教育创新者”的代表之一,参加了搜狐教育的2012年度盛典,并获得“教育木兰奖”。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全面升华版)》内容简介:与其说这是一部关于教育的书籍,不如说这是一部用心血凝成的关于爱育的宣言。教育与爱育的最大差别在于:教育往往是居高临下的,而爱育则是平等自由的。居高临下通常会带来压抑、束缚,甚至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而平等自由却能大大发挥孩子生命中巨大的原创潜能。
李跃儿,这位由酷爱艺术的女画家,到有心将自己的常识传授给下一代的老师和母亲,在经历了太多传统教育的失败之后,终于大彻大悟;终于从高于孩子的“教育宝座”,回到了自己也曾拥有过的蓝天乐土;终于以平等的姿态,来看待孩子的成长;终于开始享受孩子们创造的多彩世界……
为人父母,教师,可以读读这本书。其中很多案例与童话故事,小时候自己也听过,或看过,即便是现在自己也是在传统教育下思维变得不变通,书上写了什么就是什么,老师和书上总结出的道理就是自己要接受,要学习的,从未想到过要去质疑它,或者从不同角度或相反的角度去思考一下...
评分为人父母,教师,可以读读这本书。其中很多案例与童话故事,小时候自己也听过,或看过,即便是现在自己也是在传统教育下思维变得不变通,书上写了什么就是什么,老师和书上总结出的道理就是自己要接受,要学习的,从未想到过要去质疑它,或者从不同角度或相反的角度去思考一下...
评分这本书不是很系统的教育著作,而是一本教育随笔。李跃儿的教育理念体现在一个个孩子的故事中,还有她对于现在流行的教育方法的评价和反思。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书中列举了很多反面教材,像揠苗助长、跟风报班、棍棒教育、功利教育等等,这些家长“教育”出的...
评分这个故事体现了李栎儿作为老师的智慧。生活中的事事时时刻刻都存在教育的契机和切入点,我自己往往不能很及时的觉察到这些点。而且发现自己懂的道理,自己有时候是做不到的,所谓的言行不一,所以很多时候做的是一样,给孩子讲的是另一样,经常会有矛盾。或者有些道理明明自己...
评分全是成绩、学习、最好这些,从宇华妈妈的身上我们看到的,只是对于学习成绩的贪求,这个贪求永无止境,却很少考虑孩子的心灵,不让孩子哪怕幸福一秒。全班第一了要得全校第一,市里“三好”了,要得全国“三好”。要是真得了全国“三好”,宇华妈妈也不会表扬一下,因为还有世...
不错的书 思考教育的本质 顺从孩子的发展规律,先使其成为人,再成才 我们追求的是幸福,是快乐,不要让自己太过执着于功名利禄,而迷失了本质。
评分发现读李跃儿的书上头,通俗易懂,大道至简????
评分2016-10-30 #2016年阅读记录#第41本# 太多的案例栩栩如生,在我的身上都看到过,这些就是中国的传统教育,不打不成才,感谢????现在的互联网,可以接触到太多的知识,让我有机会和孩子一起成长,修复自己的残缺童年,加油,你可以更好!
评分虽然有鸡汤味儿,但还不错
评分孩子缺点本来很小,家长天天盯着,天天暗示,那些缺点就像上了化肥,迅速生长,直到缺点大得覆盖了所有的优点。有些父母从不把孩子当人看,孩子在他们眼里介于植物和宠物之间,爱心上来了就死劲儿宠着,没有爱心了就踢一脚。一件事情,即使孩子想出了最蹩脚的方法,也会刺激智慧的成长。课堂的作用不在传授而在激发。(应该一次性把育儿的书都看了,而不是想看什么看什么,决定出了月子,集中精力把育儿类书都看了,形成自己的理念和方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