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明,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人類學係教授。曾任美國華盛頓著名智庫威爾遜中心、英國劍橋李約瑟研究所以及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研究領域為曆史和政治人類學。主要興趣集中在民族國傢建構、全球化、海外民族誌以及探討道路與社會關係的“路學”研究。除本書外,作者還著有《二十世紀中國的禁毒運動:民族主義,曆史與國傢建設》,即將由商務印書館齣版。
本書是“Historicizing Online Politics :Telegraphy, the Internet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China” 的前半部分。英文原版作為最早探討互聯網與中國政治的專著之一,受到學界的普遍關注,成為歐美許多大學中國研究課程的必讀書目。本書截取瞭原版中電報與清末時政的部分,單獨成書。眾所周知,互聯網的齣現對中國民眾的政治參與影響巨大,但技術與社會互動的機製極為復雜,當下並不存在一個清晰的學術解釋。本書著重考察清末電報(新技術)與時政的互動,乃是繞道曆史,為我們理解今天互聯網在當下中國社會政治生活中的角色提供一個可信的曆史參照。
N年前看港片,内容说的是民国政府禁毒,忘记了是刘德华还是张国荣扮演的热血青年满腔热情投入禁毒工作,最后才发现禁毒只是一个幌子,真正的毒贩子原来就是民国政府,是他的顶头上司。在前几天读的《中国网络政治的历史考察》这本书里,自己第一次看到了来自严肃学术作...
評分N年前看港片,内容说的是民国政府禁毒,忘记了是刘德华还是张国荣扮演的热血青年满腔热情投入禁毒工作,最后才发现禁毒只是一个幌子,真正的毒贩子原来就是民国政府,是他的顶头上司。在前几天读的《中国网络政治的历史考察》这本书里,自己第一次看到了来自严肃学术作...
評分作者周友明,現為美國威斯康星大學人類學系教授。此書是他歷時7年完成的一部具有先鋒意義的著作。他利用史料,比較分析了晚清時期的電報和當代的互聯網,作為新的科技對于中國民眾在政治參與中的影響。 這一研究思路,也將啟發后繼研究者,從科技發展的歷史脈絡來摸索其...
評分N年前看港片,内容说的是民国政府禁毒,忘记了是刘德华还是张国荣扮演的热血青年满腔热情投入禁毒工作,最后才发现禁毒只是一个幌子,真正的毒贩子原来就是民国政府,是他的顶头上司。在前几天读的《中国网络政治的历史考察》这本书里,自己第一次看到了来自严肃学术作...
評分作者周友明,現為美國威斯康星大學人類學系教授。此書是他歷時7年完成的一部具有先鋒意義的著作。他利用史料,比較分析了晚清時期的電報和當代的互聯網,作為新的科技對于中國民眾在政治參與中的影響。 這一研究思路,也將啟發后繼研究者,從科技發展的歷史脈絡來摸索其...
參考用書:“綫上”概念的誕生→媒介→“界麵”文化
评分隻翻譯瞭一半····不過還是很有啓發的
评分Information and mobilization. 不僅有信息傳播,也有信息封鎖——很有啓發。不過政府、地方精英和民眾的互動可以講得再好些。Over time的變化也不夠清楚,幾個例子看下來似乎區彆不大。
评分雖是寫電報,但是對其作用書寫得比較剋製,強調政治決定技術,但或許是因為剋製,顯得論點不夠集中與深入。電報與互聯網的對比考察挺有藉古喻今的意味,隻是時過境遷,是否可比也難說。
评分想研究近代報刊的效果真是很難,沒有資料想法再好也隻是空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