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莱·瓦西里耶维奇·果戈里-亚诺夫斯基,笔名果戈里,俄国19世纪前半叶最伟大的作家、俄国象征主义文学流派的源头、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果戈理成长于乌克兰波尔塔瓦,当时为沙皇俄国的辖地,故我们一般将其称为俄国作家。《死魂灵》是他的代表作。除此之外。他还著有《狄康卡近乡夜话》、《密尔格拉得》、《彼得堡故事》三部中短篇小说集,其中《彼得堡故事》中《外套》一篇对后来的俄国现实主义作家产生了巨大影响,陀思妥耶夫斯基曾写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都是从《外套》中走出来的。”
1836年果戈理发表了讽刺喜剧《钦差大臣》,它改变了当时俄国剧坛上充斥着从法国移植而来的思想浅薄、手法庸俗的闹剧的局面。《钦差大臣》描写纨绔子弟赫列斯达可夫与人打赌输得精光,正一筹莫展,从彼得堡途经外省某市,被误认为“钦差大臣”,在当地官僚中引起恐慌,闹出许多笑话。
这 是出喜剧。它的发生地点,是俄国的某个小城市。而这个城市在粗鲁而贪污的市长和一群本身是歹徒而实际是笨蛋的官吏主宰下,变得腐败不堪。当这群贪官污吏风闻首都已派出微服私巡的钦差大臣时,每个人都慌乱得不知如何是好。正当此时,突然听到有一位叫赫列斯达可夫的人正投宿于城内唯一的旅馆里,于是,他们就误认这位外形不凡、而实际上因赌博、游荡而辞官返乡,途经此地的赫列斯达柯夫为钦差大臣了。市长大人立刻在家里开了一个盛大的欢迎会,且不断贿赂这年青人。在市长等人的百般奉承之下,青年的心里升起一个邪恶的念头,因此便向市长的女儿求婚。而市长则以为只要和他攀上了关系,就能打开在首都升官发财的门路,所以,欣然允诺了。然而,这名青年却因担心骗局被揭穿而匆忙逃走。当市长官邸里正处于热闹的高潮时,邮局局长手捧一封信走进来。那封信是青年写给彼得堡的朋友的,他在信里大肆嘲笑那些把自己误认为是钦差大臣的笨蛋,并为每一个官吏取了一个令人难堪的绰号。当市长与官吏们正为这件事而哑然失声时,真正的钦差大臣——来临了。帷幕就在大家呆若木鸡的情况中落下。
对果戈理抱有的偏见从读他的《伪君子》时候就开始了,我不愿意承认他是一个伟大的剧作家。听说《死魂灵》是不错的,将来或可以读一读鲁迅的译本。哦,对了,我也不能不承认果戈理的心理描写是好的。尤其是附录在本书后边的那个两幕剧《婚事》,刻画是不错,可是情节上太假了—...
评分二零一九年七月到八月,读了几部中外戏剧。《钦差大臣》不是读的,是网上找来看的。北京青年戏剧团的演出,经典版本,240P(VCD)画质,大概三个小时。演的很好,并没有改动。又读了一下文本,是方信译本。 《钦差大臣》没有什么深刻之处。讲的是沙俄时期的文官既傻又坏的故事...
评分二零一九年七月到八月,读了几部中外戏剧。《钦差大臣》不是读的,是网上找来看的。北京青年戏剧团的演出,经典版本,240P(VCD)画质,大概三个小时。演的很好,并没有改动。又读了一下文本,是方信译本。 《钦差大臣》没有什么深刻之处。讲的是沙俄时期的文官既傻又坏的故事...
评分 评分满涛译本最有味道。文字干净些,虽然过分归化了,总比翻译腔显得幽默。
评分真的 太好看了!! 最后一场戏和主角出场戏真的写得太棒了!!
评分满涛译本最有味道。文字干净些,虽然过分归化了,总比翻译腔显得幽默。
评分翻译满分!很有亲切感,剧本很好玩很搞笑。对于官场和商人群体无尽嘲讽,对于利益关系和权钱交易犀利讽刺,真是把这些人都骂了个遍,痛快!主旨矛盾相当明确,小矛盾不断。 就是场数太多,可以适当缩略场数,而且这部果戈理的戏剧,在莫里哀和莎士比亚那里有很多类似范本,不是很新鲜了。
评分真的 太好看了!! 最后一场戏和主角出场戏真的写得太棒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