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梁庄

中国在梁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梁鸿,1973年出生。文学博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教授。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乡土文学与乡土中国关系研究。非虚构文学作品有:《出梁庄记》《中国在梁庄》;学术著作有《黄花苔与皂角树——中原五作家论》《新启蒙话语建构:〈受活〉与1990年代的文学与社会》《外省笔记:20世纪河南文学》《灵光的消逝:当代文学叙事美学的嬗变》;学术对话有《巫婆的红筷子——作家与文学博士对话录》。曾在《南方文坛》《当代作家评论》等核心学术期刊杂志发表论文四十余篇,数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转载。曾获“《南方文坛》优秀论文奖(2011、2009)”、“《当代作家评论》奖(2008)”。

《中国在梁庄》获“2010年度人民文学奖”、“新浪2010年度十大好书”、“新京报2010年度文学类好书”、“《亚洲周刊》2010年度非虚构类十大好书”、“第七届文津图书奖”、“第二届朱自清散文奖”等。

因《出梁庄记》获第十一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首届青年作家、批评家主题峰会“年度作家”、“首届非虚构大奖•文学奖”。《南方人物周刊》2013年度“中国娇子青年领袖”。

2012年,入选中国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作者:梁鸿
出品人:
页数:270
译者:
出版时间:2014-1-1
价格:3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0864357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社会 
  • 纪实 
  • 纪实文学 
  • 中国 
  • 文化 
  • 梁鸿 
  • 纪实中国 
  • 农村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村庄的溃散使乡村人成为没有故乡的人,没有根、没有回忆、没有精神的指引和归宿。它意味着,孩童失去了最初的文化启蒙,失去了被言传身教的机会和体会温暖健康人生的机会;它也意味着,那些已经成为民族性格的独特品质正在消失,因为它们失去了最基本的存在地。

村庄,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民族的子宫,它的温暖、营养的多少,它的整体机能的健康,决定着一个孩子将来身体的健康度、情感的丰富度与智慧的高度。

作者多年深入乡村,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的眼睛记录了一个乡村的变迁史。在平静的讲述下,乡村中国正在惊心动魄地沦陷。

农村留守儿童的无望,农民养老、教育、医疗的缺失,农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农村家庭的裂变,农民“性福”的危机,新农村建设的留于“形式”……当代中国农民的生存现状在作者的笔下一一显现出来:王家少年强奸了八十二岁的老太;昆生把自己的家安在了墓地里;二伯父死后即使火化了,也要把骨灰在棺材里撒成人形……通过这些真实的“个人史”,村庄的过去与现在、村庄所经历的欢乐与痛苦、村庄所承受的悲伤,都将慢慢地浮出历史的地表,我们会由此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

揭开社会温情的面纱,让你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乡村!

在附录“艰难的‘重返’”中,作者梁鸿首度追寻当年重返梁庄的原因、意义和当时写作中的困顿。在这篇文章中,梁鸿反思“梁庄”里描述的荒凉而又倔强的生命个体:“不管乡村的生存条件如何恶劣,没有哪一个生命和场景完全绝望,即使被侵犯的天真而又迟钝的小黑女儿,在经历过那样的黑暗之后,她依然在成长,生命仍然在蓬勃。活下去,就是一种对抗。” 梁鸿探寻“梁庄”写作中的真实限度:“我冒险塑造一种‘真实’氛围把读者带入梁庄,是因为我想让读者感知到‘梁庄’是活生生的人和活生生的现实,它不是与你无关,而是与你息息相关,在同一时空之中。” 梁鸿追问“我”是谁?“我”是一个旁观者?一个行动者?还是一个写作者、一个思考者?……

也许最终所有的叩问都没有答案,但是,有真切的怀疑、思考和问题意识,对于任何一个妄图寻找精神存在的人来说,都是一种幸福。

附赠精美小册子《我们能否理解故乡?》,编者选摘了部分重点知名媒体的评论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术文章,以便读者更加全面透彻地了解“梁庄”。

不曾认识梁庄,或许我们就不曾认识乡村;不曾认识乡村,何以认识中国?乡土中国如中国的缩影,乡土中国“病”了,城市中国的繁荣最终只能是幻影。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家•国•时代 文/Sofia 《中国在梁庄》中有这么一段话:“所谓村庄的整体面貌,就是一个个生动的、相互纠结的家庭故事,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这是只有把血液融入这一地方,经过漫长岁月沉淀的人才有的感觉。每一个村庄都是一部历史,每个家庭都是一个独特的人生类型。” 其...  

评分

一直以来对于中国的乡村都心怀感恩,不仅是因为我几乎可以说从农村走出,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也是因为对于占这个国家绝大多数国民的纯朴、世故、善良却又狡黠的一种热爱。 小的时候,每逢寒暑假期,我都是在农村与爷爷奶奶度过,每天没有电视,没有小伙伴,只有几本书、屋前的...  

评分

评分

一直以为,当代的农民应该是很幸福的了,不用像老一辈那样,整日整夜地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在土地上辛苦劳作,还可以到城市里打工,虽然打工也比较辛苦,但至少也能多挣些钱了。小孩上学也可以享受义务教育了;国家对老年人也有照顾政策,生活在这样的国家里,农民应该可...  

评分

家•国•时代 文/Sofia 《中国在梁庄》中有这么一段话:“所谓村庄的整体面貌,就是一个个生动的、相互纠结的家庭故事,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这是只有把血液融入这一地方,经过漫长岁月沉淀的人才有的感觉。每一个村庄都是一部历史,每个家庭都是一个独特的人生类型。” 其...  

用户评价

评分

还是想多了解自己的国家一点,也确实多了解了一点。这本不同于呈现数据的报告形式,作者更着眼于个体的境遇,但在努力呈现乡村面貌的同时,因为自身与农村的亲密关系,无法克制地走向了乡土抒情的方向,不够理智,也没能以小见大。

评分

还是想多了解自己的国家一点,也确实多了解了一点。这本不同于呈现数据的报告形式,作者更着眼于个体的境遇,但在努力呈现乡村面貌的同时,因为自身与农村的亲密关系,无法克制地走向了乡土抒情的方向,不够理智,也没能以小见大。

评分

上大学时借来读过一遍,这次自己买来收藏又看一遍。比较印象深刻的是新道德之忧和被围困的乡村政治两章。三代以上,有几个人不是农民呢……

评分

期间的种种感触对于同样是从乡村出来的人应该都会有共鸣,中国的乡村都是如此相似。其实写写自己的家乡也曾经是我的一个愿望来着,可惜我终究是个天生就有疏离感之人,这么多年来已经与家乡越走越远,很是陌生了。

评分

书三星。另一颗想起大学有一年回老家采访基层干部,完全没有深入田野的意识,叹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