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李伯森系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历史系教授。著有《德国社会学中的命运与乌托邦,1871—1923》(1988年)、《贵族遭遇:欧洲旅行者和北美印第安人》(剑桥大学出版社,1998年)和《旅行者的世界:欧洲到太平洋》(2006年)等。
本书探讨欧洲学界对礼物的阐释历史,关注的时间范畴是17世纪中叶至20世纪早期。传统的欧洲社会流行礼物互赠,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在19世纪社会理论的话语中消失了,不料到了20世纪,却成了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哲学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主题。现代人类学家在大洋洲、太平洋西北岸发现了礼物交换的现象,同时将这种观念带回欧洲社会;马塞尔·莫斯查阅了一些国家的古文献,融汇自己的见解,在1925年发表了《论礼物》。该书也是以下讨论的起点。《礼物的回归》阐释了欧洲思想史如何可能从全球语境中获取新的意义。
之所以带引号,是因为本文语境下的礼物为动名词形式gifting,按莫斯礼物理论中的定义来理解。 “礼物”这个词首先让我想起本科时候,每年圣诞节宿舍的室友都要互赠礼物,演变到最后互赠礼物的行为已经成为一种仪式。直到最后,有一名室友透露,其实她感到这样交换...
评分之所以带引号,是因为本文语境下的礼物为动名词形式gifting,按莫斯礼物理论中的定义来理解。 “礼物”这个词首先让我想起本科时候,每年圣诞节宿舍的室友都要互赠礼物,演变到最后互赠礼物的行为已经成为一种仪式。直到最后,有一名室友透露,其实她感到这样交换...
评分之所以带引号,是因为本文语境下的礼物为动名词形式gifting,按莫斯礼物理论中的定义来理解。 “礼物”这个词首先让我想起本科时候,每年圣诞节宿舍的室友都要互赠礼物,演变到最后互赠礼物的行为已经成为一种仪式。直到最后,有一名室友透露,其实她感到这样交换...
评分之所以带引号,是因为本文语境下的礼物为动名词形式gifting,按莫斯礼物理论中的定义来理解。 “礼物”这个词首先让我想起本科时候,每年圣诞节宿舍的室友都要互赠礼物,演变到最后互赠礼物的行为已经成为一种仪式。直到最后,有一名室友透露,其实她感到这样交换...
评分之所以带引号,是因为本文语境下的礼物为动名词形式gifting,按莫斯礼物理论中的定义来理解。 “礼物”这个词首先让我想起本科时候,每年圣诞节宿舍的室友都要互赠礼物,演变到最后互赠礼物的行为已经成为一种仪式。直到最后,有一名室友透露,其实她感到这样交换...
唠叨的人类学家,不如看进化心理学
评分有点人类文化学的意思
评分唠叨的人类学家,不如看进化心理学
评分和张旭老师的那本《礼物》似乎异曲同工……
评分好无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