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沟,ISBN:9787800141058,作者:(美)玛格丽特·米德著;曾胡译
玛格丽特·米德 著 曾胡 译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8年出版 《代沟》这本书顾名思义,就是讲述“代沟”这一已被当代人耳熟能详的概念。原著作者玛格丽特·米德即是第一个以“Generation Gap”命名代际隔阂这种文化现象的学者。代沟现象在60年代世界青年运动如火如荼的时候尤为显著...
评分米德的这本书,有两个译本,一个是周晓虹,周怡翻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译本,另一个是曾胡翻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的译本。两个版本同时出版,可能和当时国内没有版权意识有关。但虽然是同一年出版,所依据的英文版却不是相同的版本。周译的是1970年的初版,曾译...
评分真是一个高瞻远瞩的女人啊, 为她的洞见力叫好! 真是一流的人类学家!!! 深深被其远见卓识打动!! 建议大家都看看 非常喜欢的书,有没有别的翻译版本?? 翻译的不错,网上也有下载版本的
评分玛格丽特·米德自己是经济学教授和社会学博士的女儿,成为博阿斯的弟子和Ruth Benedict的师妹,看上去是顺理成章。所以,玛格丽特在文章当中注意到了diachronic的移民,或者说是时间上的移民。她提到三种文化,但是其实这只是个为了方便而设定的称呼,我觉得没有必要进行区分。...
评分好书 就是后面没怎么看明白下次再看一遍
评分上半部对前象征文化、后象征文化、互象征文化的划分还算有新意,然而下半部分对七十年代 的讨论过于琐碎空洞。实际上整本书对关键性的前象征文化都浮于泛泛而谈的展望。
评分米德说的“代沟”是20世纪60年代的特殊产物:老一辈失去先锋带头作用,所持的传统文化被轻易挑战;年轻人也失去学习对象,知道了上一辈的错误性却不懂得如何重构。这是60年代世界剧变所致的惊慌失措,技术飞速发展却无相应文化续接。这困扰在70年代逐渐消散,因为人们开始只关注自己,而非世界
评分上世界70年代的话题在今天还是有用的,因为青年还是怒气冲冲,长辈还是舍不得放下权力,他们制造代沟却不想沟通不想填平。
评分三种分类的社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