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小说史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夏志清 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文学 文学理论 文学评论 文学 中国
发表于2025-04-09
中国现代小说史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以西方文学传统为经,文本分析为纬,评价体系完备、脉络清晰。在夏的指引下重读了沈从文。
评分本书最大的价值是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局限的发现,其实这种局限至今犹存吧,就是太过于外在、功利化,以救国治病压倒一切,而作者以为还应当对人的内心矛盾、道德与宗教上的选择困境予以深层的展现与探讨,这方是一时代之文学应有的内在品格。换言之,就是人的文学还是载道的文学的问题。当然,我以为二者皆不可忽略。思想的进展究竟应以哪个为先,在读过这本书后又是一个需要重新考虑的问题了。关于沈从文、钱锺书、张爱玲的解读都还不错,对鲁迅的评价也还能达我心意。当然不免有一些在我看来是简单化的处理。
评分作为一个受党教育多年、从小读《保卫延安》《青春之歌》《第二次握手》等红色经典的人来说,读此书真是开脑洞、毁三观。对于作者和读者而言,文学本就只是一种个人体验,优劣好坏难有客观标准。你可以不同意夏志清的一家之言,但你不能否认,充分展现人性复杂和生活真实的文学,远比简单粗暴划分敌我、公式化、宣传化、意识形态化的文学要打动人心。本书能够在大陆出版,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认识近现代文学史、重新认识近现代作家以及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的新视角。
评分还不错。但对鲁迅是有点故意贬低了。张爱玲、钱钟书很好,可以算是鲁迅之下的大家。沈从文还不错,总觉的文艺腔重了一点。漏掉了萧红不应该,李吉人也是大家,也没提;废名也不错,没提到。力推的张天翼,还没看,不知道如何;吴组湘写得很少,也不见得多好,不明白为何大为赞赏。对茅盾、巴金、老舍的点评,很有见地,三人中老舍最好,茅盾、巴金读得少,兴趣也不大。
评分还不错。但对鲁迅是有点故意贬低了。张爱玲、钱钟书很好,可以算是鲁迅之下的大家。沈从文还不错,总觉的文艺腔重了一点。漏掉了萧红不应该,李吉人也是大家,也没提;废名也不错,没提到。力推的张天翼,还没看,不知道如何;吴组湘写得很少,也不见得多好,不明白为何大为赞赏。对茅盾、巴金、老舍的点评,很有见地,三人中老舍最好,茅盾、巴金读得少,兴趣也不大。
夏志清(1921—2013) 生于上海浦东,原籍江苏吴县。耶鲁大学英文系博士。先后执教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匹兹堡大学、哥伦比亚大学。1991年荣休。
英文著作有《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国古典小说》、《夏志清论中国文学》,中文著作有《爱情•社会•小说》、《文学的前途》、《人的文学》、《新文学的传统》、《夏志清文学评论集》、《夏志清序跋》、《鸡窗集》、《张爱玲给我的信件》等。
本书主要探讨了1917—1957年间中国新文学中成就最高的小说一门的创作历程,尤其致力于“优美作品之发现和评审”,发掘并论证了沈从文、张天翼、钱锺书、张爱玲等重要作家的文学史地位。其典范性的理论框架,早已成为东西方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经典之作,也是必读之作。
本书英文版自1961年出版以来,已经两次修订。中文繁体字版也早于1979、1985年分别在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出版,2001年又在香港出版了中文繁体字版增删本。本社此次出版的中文简体字版是以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中文繁体字版(“传记文学丛刊之四十九”)为底本。
夏老作论至性,以思想史和文化心理结构的角度(主流文学史?)上来说其见多有主观之论,精彩处亦出于此,本无可说。 我观众论,都称赞夏老的文学史突破了老范式,给学人以新视野,但有个别高才说什么“黄河浊流引清流”之类的奇葩比喻,倒是让我发笑,先不说这浊流...
评分台湾版 传记文学出版社 中华民国七十四年十一月十五日版 原作者序 一 第一段 ……一方面真不免要为下半年的生活问题着急起来…… ……不妨去见见他。我当时根本不知道饶大卫是以反共著名的中国之友,我自己一向也是反共的,我到他办公室去见他…… ……饶...
评分如果在我的阅读范围内,要拣选一本书以为最具观念冲击的话,夏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无疑会有最优势的地位。 夏这本小说史的任务是要剔除意识形态设定的框框,只是从纯粹文学的角度,来重新厘定文学史,是要“濯去旧见,以来新意”。在大陆通行的教科书中鲁迅,郭沫若,茅盾,巴...
评分文学表现与探讨人性,而不为世所左右,并且在语言上富有特色。这是夏志清教授的《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一大标准。 作为一位身处大洋彼的学者,夏志清在撰写中国现代小说史时,可以让他正反的查阅国共两边的评论,又可以将中国现代作家及作品置于世界文学史的背...
评分夏老作论至性,以思想史和文化心理结构的角度(主流文学史?)上来说其见多有主观之论,精彩处亦出于此,本无可说。 我观众论,都称赞夏老的文学史突破了老范式,给学人以新视野,但有个别高才说什么“黄河浊流引清流”之类的奇葩比喻,倒是让我发笑,先不说这浊流...
中国现代小说史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